上周發生了兩個重要的事件,一個是穆迪將國的信用評級展轉為負面,另一個是鮑威爾對未來政策利率走向發出鷹派警告。鮑威爾的言論直接導致債市拋售,使得兩年期國債收益率上升至5%,而十年期國債收益率則出現先升后回。歐洲央行也發出了類似的警告,德國兩年期國債收益率升至3.1%以上。然而,對此反應不敏,標普500指數連續一個月上漲,歐亞市也多數表現良好。元指數及106后回落,而日元則繼續貶值。由于哈沖突沒有朝著最壞的方向發展,市場對明年的需求到擔憂,原油價格大幅回調,黃金價格也疲

穆迪投資服務上周五下調了國主權信用的評級展,理由是龐大的財政赤字和不斷升高的償債本。穆迪特別強調國債利率戲劇上升,加重了國政府的債務力,如果沒有相應的政策應對,償債能力將會變得“非常脆弱,與其他頂級信用國家相比差距明顯”。盡管穆迪是三大評級機構中唯一一家仍然給予國AAA信用評級的,但其展的變化并沒有引發市場的巨大波。傳統上,國民主黨被稱為“花錢黨”,而共和黨主張保守財政。然而,特朗普在疫期間推出的超過萬億元的減稅計劃打破了這種平衡,赤字財政為兩大政治利益集團的共同訴求。以前,財政赤字到貨幣發行的限制,但是在量化寬松政策(QE)之后,聯邦儲備系統為財政赤字的主要背書者,財政政策與貨幣政策之間的制衡消失了。與此同時,過去18個月的大規模加息大大增加了債務本。據財政部的數據,預計在2023財年,聯邦財政赤字將高達2萬億元,是上一個財政年度的兩倍。這種財政赤字的做法在非戰爭和非災難時期是前所未有的。如今,盡管國經濟甚至出現過熱跡象,但拜登行政當局似乎毫沒有減緩花錢腳步的意思,其政治目的十分明顯。然而,我們是否真的應該擔心國政府是否無力償還債務呢?筆者相信這種可能微乎其微。市場可能不愿意或無法接越來越多的國債發行,但是聯邦儲備系統隨時可以通過量化寬松政策創造流來購買新債,實際上只是發行新債來償還舊債而已。另外,海外投資者可能不愿意購買國國債,但是歐洲和日本都在大量印錢,它們的貨幣信用也并不好。元匯率的持續升值反映了投資者的無奈。在我看來,只要央行愿意配合,國會不加阻撓,大國違約風險幾乎可以忽略不計,只是貨幣的價值會被通貨膨脹侵蝕。只有那些無法發行本幣債務的小國才可能違約。評級機構的降級更多是表達一種不滿和立場,他們并不一定預測實質的債務違約。

財政赤字失控是短期政治利益與長期國家利益不一致的產,也是財政政策與貨幣政策相互影響的結果。盡管短期可能不會導致國債違約,但中期必將帶來通貨膨脹和貧富不均的惡果。聯儲主席鮑威爾在上周四的演講中強調,不要被最近幾個月的良好數據所迷,實現2%的政策目標并非確定不變的,通脹曾經多次出現虛假的上升。“如果繼續收是合適的,我們會毫不猶豫地采取行”。歐洲央行行長拉加德認為,在目前況下討論降息是“完全為時過早”。英格蘭銀行行長貝利也強調考慮降息的時機“完全不”。央行行長們集發聲的目的只有一個,那就是降低市場對明年降息預期的熱度。大西洋兩岸的通貨膨脹和經濟增長都出現明顯放緩,政策利率的上行周期已經結束或接近結束。央行的焦點開始從自的政策制定轉向對市場利率的影響。此時,市場對明年降息充滿期待,華爾街投行中甚至有人直言,聯邦儲備系統對明年的判斷是錯誤的。用一把鞭子來形容的話,政策利率是鞭子的把手,握在央行手中,市場利率是鞭子,而長期國債收益率則是鞭梢,貨幣政策和央行的態度對市場利率產生很大影響,但市場利率并不直接由貨幣政策制定者控制。政策意圖最終需要通過市場的資金本傳導到實經濟中。市場對明年降息的預期直接反映在資金本上,對央行的抑制政策意圖產生沖擊。盡管面對相同的經濟前景、通脹趨勢和信貸環境,市場和監管機構對此的解讀可能不一致,采取的行也可能不一致,這不僅涉及認知差異,還包含著博弈。2021年底,央行在對通脹的判斷上集出錯,政策利率在很長一段時間落后于市場利率。2022年底,市場對衰退風險的判斷出現誤差,結果市場利率一直被政策利率拖累。此時此刻,市場與央行再次在未來風險上產生了嚴重分歧,市場認為明年的風險來自金融的后癥,而央行則繼續以抑制通脹為政策主軸。這種分歧反映在政策利率和國債收益率之間的差異上,政策利率已經穩定下來,但市場利率卻大幅波。無論央行的立場是偏鴿派還是鷹派,我相信加息周期基本上已經結束,關鍵在于市場對降息時機和力度的預期,以及央行對此所做的干預和表態。從實經濟的角度來看,大西洋兩岸的增長強度不同,但都沒有迫切需要降息的理由,保持利率不變是目前況下的穩妥選擇。市場所關注的是激進加息和流所帶來的信貸,這對明年風險資產市場來說是不確定的因素,央行和市場只能有一個是正確的。本周有幾個數據值得關注:1)國十月份的通脹數據,預計環比增長0.3%,同比增長4.1%;2)英國十月份的通脹預計大幅下降,預計消費者價格指數從上個月的6.7%降至4.8%;3)中國十月份的月度經濟數據,預計固定投資和工業生產增速放緩;4)日本第三季度的國生產總值(GDP)增長可能出現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