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香港龍頭券商海通國際引發了民的不滿,為繼國泰航空之后又一家開啟裁員的港企業。與國泰航空的正規裁員不同,海通國際采取了一種變相零本裁員的方式。那麼,到底發生了什麼呢?

據了解,海通國際近期向客戶發布了一份賬戶升級通知書。據員工的反映,如果客戶在14天沒有回復郵件拒絕,他們的賬戶就會直接升級為公司私人財富部的客戶。這樣的升級對客戶來說并沒有什麼不好,但員工為什麼會對公司進行私下投訴呢?

原來,這次客戶升級只針對經紀人的客戶。經紀人的收主要來自于客戶支付的傭金。一旦客戶直接升級為私人財富客戶,經紀人就失去了客戶,海通國際也就不再需要支付傭金給經紀人。因此,經紀人失去了傭金收的來源,而海通國際實際上相當于以零本的方式進行了裁員。

值得注意的是,該公司在9月份開始整頓經紀業務,一開始止經紀人從事場外產品和螞蟻孖展等業務,然后開始搶奪客戶。公司采取的是一步步蠶食經紀人業務的策略,并表示可能會在11月實行零傭金政策,這就像是把青蛙放溫水中慢慢加熱。這樣的行為是否違法?公司是否應該支付員工遣散費呢?

分析人士表示,海通國際在未經原客戶經理同意的況下,轉移客戶并沒有通知相關經紀人,這已經違反了“agency law”的規定,即假設經紀人是引薦客戶給公司的,但現在公司直接轉移客戶而不通知經紀人,就屬于私吞經紀資產的行為。

從勞資糾紛的角度來看,一家公司可以關掉某個部分進行重組,只要按勞工條例理就可以。但現在公司有意逃避賠償員工的責任,出臺不同政策損害員工利益,意圖迫員工自行辭職,這已經違反了勞工條例。

此外,海通國際的這封信是否違反了香港證監會的規定呢?據知人士料,海通國際違反了香港證監會的規定。首先,在客戶填寫開戶表格時,他們拒絕了公司的廣告,而海通國際的這封郵件實際上就是廣告。其次,私人財富管理部的產品都屬于高風險產品,客戶是否理解這些高風險產品,以及這些產品是否與客戶的風險承能力匹配。如果風險不匹配,就不能向客戶推銷相關產品。此外,原客戶經理并不知這件事

料人士,海通國際目前有1000多名香港經紀人,其中很多是香港本地老經紀人,他們在海通國際工作已經超過40年。此外,還有許多香港的留學生加了海通國際,因為他們認同中資公司的理念。比如,有一位名小張的港漂,通過自己的努力開發客戶,本來每月可以獲得超過5萬元的傭金收,但此次客戶升級后,他的傭金將降至2000多元。

值得注意的是,海通國際是香港頂尖的中資券商之一,每年作為保薦人的新數量也名列前茅,包括萬國數據、金輝控、第一服務、卓越商企服務、泰格醫藥、渤海銀行、海吉亞醫療等明星公司。然而,該公司的中期營收和凈利潤大幅下。中期收從去年的40.9億元下降至30.5億元,同比下25.4%;東應占溢利從去年的10.39億元減至5.21億元,近乎腰斬。與此同時,公司的經紀業務收從去年的9億元大增近3億元,占比激增至33.9%,為公司的第二大收來源。

公司表示,這主要是因為經紀傭金、承銷及配售傭金收以及資產管理費和表現費的增長。其中,經紀傭金增長強勁,主要得益于證券易傭金收的增長和場外產品銷售傭金收的增加。承銷及配售傭金收也實現了39%的增長。此外,資產管理費和表現費也大幅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