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保險業作為香港經濟的重要支柱,經歷了180年的歷史變遷,無論是在戰爭時期還是金融危機的沖擊下,都展現出了頑強的生命力和韌。作為全球第三大金融中心,香港的保險業在全球市場競爭中不斷更新和改進,以滿足客戶的需求,并擁有許多創新的功能和特點。因此,香港的保險產品在地市場一直備追捧。

然而,在過去幾年的社會環境不穩定和疫的嚴重影響下,香港的保險業在地市場到了重創,幾乎無人問津。然而,隨著疫的結束和今年春天的到來,香港保險在地的簽單量急劇上升。據香港保險業監管局今年5月31日發布的臨時統計數據,2023年第一季度,地訪客的新保險合同保費達到了96.13億港元,同比增長了26860%;今年第一季度的新保險合同數量為34506份,同比增長了32530%,而2022年同期僅有1029份。

地居民前往香港購買保險,主要選擇的保險類型是終壽險和年金和儲蓄壽險。終壽險的保單數量增長最為顯著,達到了65倍;而年金和儲蓄壽險的保費規模增長最為突出,分別達到了89倍和67倍。

香港保險地消費者追捧的原因有幾點。首先,香港保險的預期收益更想象力。相比之下,地的保單通常有固定的預定利率,導致保險資產管理的大部分保費資金被投資于國債等底層資產。而香港保險的收益來自保證加上分紅,可以大規模投資于全球的資本市場,預期收益率可以達到6%-7%。

其次,香港保險的保單設計靈活,形態多樣化,功能富。投保人可以為尚未出生的胎兒進行投保,儲蓄保險可以通過更改被保險人來實現保單的傳承。另外,香港的保單可以包括多種世界主流貨幣,保單貨幣可以自由轉換。

第三,香港保險公司之間的價格戰激烈,提供了較大的保單促銷優惠活。今年以來,香港的保險公司紛紛推出各種優惠活,以吸引更多的客戶。在這些優惠活中,5年、10年期的儲蓄分紅險的優惠幅度尤為明顯。例如,一些保險公司可以提供高達28%的保費回贈。

以上三點,即較高的預期分紅收益率、更靈活的保單設計以及價格戰中厚的保費回饋,都是吸引地許多客戶前往香港購買保險的原因。此外,從海外資產配置的需求出發,以元為主要貨幣的香港分紅保單是一個相當理想的投資選擇。

未來,香港保險業有進一步發展。香港政府發布了「香港保險業發展策略藍圖」,計劃在南沙和前海等地建立保險售后服務中心,并進一步研究實現地與香港保險市場連接的可行方式。香港和深圳將共同打造大灣區保險服務中心,為持有香港保單的大灣區居民提供服務。這些有利措施的逐步實施,可以進一步提升地居民赴香港購買保險的驗,更好地解決理賠的后顧之憂,同時有為香港保險業帶來更多的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