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我國的預制菜市場規模約在2000億左右,其中B端(商業端)約占1800億,C端(消費端)約占400億。在過去的十年中,預制菜市場保持著大約20%的復合增長率,而2014年至2019年的復合增長率更是達到了30%左右。預制菜之所以能夠如此火,與品料理包相比,預制菜通過將食材提前切配好并分裝或制品,使得廚房只需簡單炒制即可。相比現切現炒的方式,預制菜可以使餐廳的上菜速度和銷量提高10倍以上。然而,隨著餐飲行業整走向標準化,所有的工作都可以由小工完,大廚似乎不再被需要。今年9月,“餐飲供應鏈第一”的千味央廚登陸A,開盤當日價大漲40%,這家企業的主營業務就是為餐飲企業提供速凍產品和預制菜,客戶中不乏肯德基、必勝客、海底撈、呷哺呷哺等知名品牌。華創證券食品飲料組的分析師歐予和董廣認為,預制菜行業目前正于發展初期,隨著滲率的快速提升,將帶來板塊紅利,該行業在大空間和高速發展的況下將溢價。未來隨著龍頭企業的加,行業格局將逐步集中,有較強競爭力的企業將更優勢。

預制菜屬于調理食品,其核心是菜肴。預制菜是指以農畜禽水產品為原料,配以各種輔料,經過預先加工而品或半品。與現做菜相比,預制菜需要提前進行加工理,但本質仍然是“菜肴”,不同于普通加工食品,預制菜的保質期較短,食材新鮮。商業屬上來看,預制菜屬于類餐飲業態,規模是其關鍵。食品生意的本質是賣產品,而餐飲則更多地賣服務,兩者與消費者的距離不同,人為因素的影響程度也不同。在傳統的中餐餐廳里,廚師的更換可能決定客流量的多,因為餐飲能夠滿足人們更高層次的需求。然而,在標準化的食品生產中,人的因素被盡可能地降低,生意的規模、集中度和需求穩定更高。隨著技和需求的升級,餐飲和食品行業開始融合發展,預制菜應運而生。作為餐飲和食品融合發展的產,預制菜在保證口味的同時,最大程度地提高工業化和擴張,實現效率最優。

預制菜最早起源于國,在20世紀60年代開始實現商業化經營。隨著日本經濟進高速發展階段,70年代末,預制菜在日本迎來了20%以上的快速增長。隨后,隨著麥當勞、肯德基等快餐店進中國市場,我國開始出現凈菜配送加工廠,2000年之后,半品菜企業開始涌現,但由于條件不,行業整發展較為緩慢。2014年之后,隨著經濟發展和外賣發式增長,B端進了放量期,到2020年,阻斷B端消費的影響,餐廳主將菜品以半品形式售賣,再加上宅家消費的發,直接催化了C端消費的加速。華創證券預計,從整來看,當前我國的預制菜市場規模約在2000億左右,其中B端占1800億,C端占400億,過去十年的復合增長率保持在20%左右,而2014年至2019年的復合增長率達到了30%左右。目前,我國人均年餐飲消費約為3500元,飲食外部化率為35%,而國和日本的飲食外部化率均在45%左右。隨著生活節奏的加快和經濟發展的推,我國餐飲行業的發展潛力十分充分。據《中國烹飪協會五年(2021-2025)工作規劃》,預計到2030年,中國的餐飲規模將突破10萬億,按照保守估計為8萬億來計算,如果預制菜的滲率提高至15-20%(目前為10-15%),那麼B端的規模將達到5000億,加上C端預計達到7000億,復合增速為13%。國和日本速凍食品的滲率參考,假設我國在10-15%的范圍,那麼速凍預制菜的規模預計可達到千億左右。

目前,預制菜海外市場呈現分散化的格局。由于預制菜相比速凍食品的復雜度更高,即使在國和日本市場,也很難有一家企業獨大,更多的是細分賽道的差異化競爭。在國市場,雀巢、卡夫亨氏和康尼格拉主要以主食為主,而泰森和荷式則主要以食類為主。而在日本市場,除了傳統的速凍食品龍頭企業外,還存在富禮納斯等盒飯龍頭企業,此外,速凍食品生產商、零售型企業和農業公司也廣泛參與其中。并且,相較于日本市場,國市場的龍頭企業集中度更高,這可能與國較擅長并購、飲食習慣較簡單等因素有關。由于國有多元的種族背景,相應的菜系也更為富,目前主流菜系據地理位置進行分類。而日本由于國土面積較小,菜系分為關西和關東料理。總來說,國和日本的菜品種類更多,而我國目前主要品類尚不及國和日本,考慮到我國擁有更大的市場規模,未來還有更多的挖掘空間。

預制菜市場目前主要龍頭企業規模基本達到了10億左右,包括蒸燴煮、聰廚(新湘廚)、佳宴食品、廈門綠進、信良記等,然而與2000億市場空間相比,市場格局十分分散。此外,億元級別的企業也較多,行業平均企業規模在1500萬左右,多數承擔代工廠的任務。據產業鏈中企業的背后基因的不同,可以將企業分為四大流派:專業的預制菜生產商(包括速凍食品廠商)、餐飲企業、上游農業企業和零售型企業。專業生產商備產品型思維,擅長打造款產品和渠道建設,在規模方面備優勢,但其中的2B和2C企業存在差異,2C型企業擅長維護品牌,但對于點對點服務開發不太擅長,而2B企業則恰恰相反。餐飲企業天然備服務型思維,在菜品研發、品牌溢價、門店會員群方面備優勢,但包裝食品運營需要前期投,考驗企業的渠道建設和服務能力,難點在于中間的思維轉化和團隊建設。零售型企業產品富度較高,以輕資產運營為主,擅長利用消費者察和數據驅,背后是零售型思維,但劣勢在于難以管控品質,且產品難以離自平臺。上游農業企業由于掌握上游資源,且依托農畜產品積累了富的渠道經驗,在預制菜的發展方面備天然優勢,但問題仍然是如何平衡好2B和2C市場、新舊產品之間的關系。

在下游渠道方面,據可開發和需求穩定的不同,企業可以選擇B端或C端兩種渠道。B端著重走量,C端則更注重品牌建設。易上量的渠道有開發難度低、需求相對穩定且有較高粘的特點。鄉廚是指鄉鎮紅白喜事的流廚師,其品類固定且份額較大,通常由宴席主人點菜,當地通常存在鄉廚協會(關鍵人),易在群部產生口碑,需要經銷商進行下沉開發。酒店市場需要提供20-30種以上富的選品,且存在定制需求,對品相和口味有較高要求,服務要求也較高,有一定的季節,開拓難度較大,但維護本較低,有先發優勢。團餐市場的產品相對固定,采購計劃較強,團餐企業決定菜單,格外重視食品安全,使用第三方產品較多,開發有先發優勢。連鎖快餐市場的開發難度較高,多數品牌連鎖店自帶中央廚房,只有優勢較大的單品才有機會切,整開發應以大客戶為主,但一旦發展壯大,品類易被自有央廚替代。目前,我國超過74%的連鎖餐飲企業都建立了自己的中央廚房,其中超過一半的餐飲品牌正在研發標準化的品和預制菜。中小餐飲市場的空間廣闊,品化比例較高,但需求相對分散,核心思路應以本為優先考量,渠道粘極低。農貿市場的需求穩定,購買群以中老年人為主,但產品方面需要避免比價效應,后端考驗供應鏈配送實力和消費者的品牌認可度。KA、BC超市的品比例較高,開發和經營門檻也較高,考驗專業渠道管理和品牌建設。不同于B端能據需求定制生產的模式,商超渠道的鋪貨方式與產銷不匹配的風險較高。互聯網線上渠道的量目前仍較小,供應鏈問題難以解決,開發需以品為驅。C端消費市場的開發難度較高,早期的進者失敗的可能較大。C端消費者的教育本較高,需求變化迅速,同時面臨著供應鏈的問題(需求點分散、運輸本較高、易損耗等)。整銷量難以上量,早期進者多以重資產方式進,例如在2013年至2014年興起的一批半品菜公司如青年菜君、我廚等,在需求不確定的況下,極易陷資金斷裂的風險。新進的企業大多選擇主攻門檻較低的C端市場,由于C端營銷多元化、渠道模糊化,這些企業主要采取互聯網的方式,注重產品創新、迭代速度和傳播屬。在研發方面,他們選擇還原網紅菜品、當地特菜或門店熱款;在營銷方面,注重社群營銷和場景營銷,例如直播、網紅種草等。農貿市場的消費人群相對固定,購買目的強,可轉化率較高,實現了C端層面量的匯集,提高供應鏈效率的同時,也依托線下方式集中曝,有利于預制菜品類與面對面消費者的教育和培養,是目前比較的商業模式。而其他模式的供應鏈還在索中,常常選擇與第三方平臺合作,但實際效果仍然有待觀察。

總之,預制菜市場正在快速發展,面臨著巨大的增長潛力和競爭洗牌。預制菜行業目前于發展初期,隨著滲率的快速提高,將帶來板塊紅利。未來隨著更多的參與者進市場,以及行業滲率的逐步降低,預制菜市場將進洗牌階段。不同的細分賽道中,料理包、酒店菜、調理制品和C端都有自己的特點和競爭優勢。料理包行業的市場競爭較為市場化,酒店菜市場有較高的壁壘和盈利能力,調理制品市場有較大的發展空間,而C端市場的開發難度較大,競爭相對分散。隨著預制菜行業的發展,龍頭企業將逐漸崛起,而強競爭力的企業將備更大的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