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09年以來,雙十一已經走過了15個年頭。這個由電商創造出來的購節,逐漸從一個簡單的促銷活發展為了一場消費狂歡盛宴。2023年的雙十一大促正式落下帷幕,12日,各大電商或短視頻直播平臺陸續公布了今年雙十一的戰報業績。在各大平臺的戰略重視和投下,一些新的消費活力被激活,一些趨勢和特點也正在形

與往年不同的是,淘寶、天貓、京東、抖音、快手等頭部平臺都沒有公布本次雙11易GMV(總額),而是主要從平臺用戶數、消費訂單量、參與商家數量、破億或者破10億的品牌數量等指標的同比增長角度呈現大促業績。這表明,雙十一的焦點正在發生明顯變化,從最初對GMV(總額)的無盡追求,轉向對商家發展和生態共建的重視。

為了喚回或者吸引更多消費者,今年幾大頭部平臺將“低價”作為大促的主打口號。消費者在被低價吸引的同時,也更加注重產品的質量。國貨品牌的增長也是一個亮點,顯示了消費者對本土品牌的認可和支持。

回顧15年,雙十一的變化不僅現在商家的經營理念上,也反映出消費者的消費趨勢。從對GMV(總額)的追求,逐漸轉向對商家發展和生態共建的重視,雙十一逐漸從“量”向“質”轉變。這意味著消費者對產品質量和服務的要求越來越高,他們不再只追求低價,而更關注產品的能、品牌的口碑和購驗。

通過數據分析,“15歲的雙十一”折出了一些消費趨勢。除了對低價的追求外,消費者更加注重產品的質量和品質。他們對本土品牌的認可度提高,顯示了國貨品牌的崛起和發展潛力。此外,雙十一的商家發展和生態共建也到了重視,平臺用戶數、消費訂單量、參與商家數量等指標的增長,反映出電商平臺正在為商家提供更加良好的經營環境和服務。

綜上所述,雙十一的發展不僅是一場消費狂歡,也是一個展示消費趨勢和商家發展的窗口。從“量”向“質”的轉變,讓消費者更加注重產品的質量和服務驗,也促使商家更加注重品牌建設和生態共建。雙十一的功不僅僅是總額的增長,更是消費者和商家共同長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