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一年一度盛行的“雙11”購狂歡節,各大商家紛紛推出各種吸引人的促銷手段,包括打折、包郵、送禮、滿減滿送、優惠券、VIP活獎、競猜等。然而,與過去相比,這兩年的“雙11”相對較為平靜,沒有之前的熱鬧氛圍。

早幾年,即使像我這樣不跟風購的人,也會對“雙11”有所了解,知道幾點開始搶購,有多大的優惠力度。各種網絡廣告和邊的朋友們都會興地期待這一天的到來。我這種“局外人”也變了“局中人”。以前一早到公司,大家都會討論晚上熬夜等待搶購的況,分自己購買了多錢、買了什麼等。討論得熱鬧非凡,有些人沒能搶到優惠券或沒有購買到心儀的商品會有一些抱怨和失,而搶到的人則會開心地分自己搶購功的喜悅。大家還會討論各大電商平臺的銷售排行榜等等。然而,這兩年大家都不再過度討論,“雙11”的氣氛也沒有那麼濃厚。

也許是因為越來越多的人選擇在家靜靜地購,或者是真正理消費的結果。上午去公司上半天班,中午回來地鐵上和同事閑聊起今天的“雙11”。因為我沒有特別的購需求,所以對“雙11”沒有特別關注,只是大概瀏覽了一下,總共花了2,300元。同事說他買了幾千元的東西,主要是化妝品。實際上,化妝品的優惠力度確實比平時大很多。這幾年,隨著“雙11”購狂歡節的流行,也引發了一些爭議。有人擔心過度消費和浪費資源,有人擔憂購狂熱可能會導致不必要的財務力。或許也是到近年來大環境影響,人們都更加謹慎消費。

事實上,平時各種電商平臺的商家也會在非促銷期間推出更多更頻繁的促銷活,優惠力度也非常不錯。在不過度囤貨的前提下,購買必需品時也可以到平時的優惠。因此,越來越多的消費者更加理地消費,不再盲目跟風,以確保自己的財務健康。

當然,我們也鼓勵積極消費,買自己心儀的品也是一種快樂。只是我們更加倡導理消費,合理分配資金,避免過度依賴分期付款,設定預算等。更好地控制自己的消費行為,避免不必要的浪費和債務力。在“雙11”這樣的購狂歡節之外,我們應該時刻保持理消費的觀念,以保持財務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