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建工銘鋁環保科技有限公司車間(來源:郝婕 攝)

近日,《西安都市圈發展規劃》獲得批準后,銅川市積極抓住這一機遇,堅持協同發展、錯位融合的原則,圍繞產業發展、創新驅、民生服務、生態保護等重點工作進行了一系列措施。銅川市建立了工作機制,強化了部門聯,分級分工協作,積極融西安都市圈核心區及相關組團,大力推進與西安都市圈的務實合作。

銅川市在全省產業布局中積極融,參與都市圈產業分工,不斷細化延展產業鏈條,著力打造能源資源、先進制造、特新興“三大產業集群”。銅川市董家河循環經濟產業園副主任杜國鋒表示:“我們依托西安的配套半徑,發揮區域和產業優勢,大力發展鋁深加工和汽車零部件裝備配套,深度融西安都市圈發展。”目前,該園區的汽車裝備走向集配套,與陜汽、法士特、比亞迪、吉利等鏈主企業在汽車零部件產業合作。銅川市備車、車橋總、制系統、新能源電池原材料、專用車等汽車配套生產能力,被確定為陜西商用車(重卡)產業鏈零部件產業集群、乘用車(新能源)產業鏈支點城市。鋁及鋁合金產業優勢持續放大,備30萬噸電解鋁、50萬噸再生鋁和100萬噸深加工能力,積極打造西北鋁產業發展“洼地”,更好地實現就地消納、供給關中、輻西北。此外,銅川市還加強了綠能源保障,重點推能源資源的節約利用,推傳統產業向高端化、綠化、智能化發展,穩定生產煤炭和洗煤的數量,并推堯柏、冀東水泥創建國家級綠工廠。

銅川市還積極推進與西安的長距離供熱項目前期工作,取得了顯著效。依托與西安毗鄰的地緣優勢,銅川市定向招商引資,主對接西安大企業、大集團,落地了隆基綠能12GW單晶電池、西北有金屬研究院稀貴金屬循環再利用等項目,同時積極對接延長石油鎂鋰合金及鎂合金制造、陜西有集團航汽鋁深加工、陜煤研究院新材料新能源科研果轉化中試項目和中試基地項目。

銅川市還積極融秦創原創新驅平臺,立了秦創原(銅川)創新促進中心等功能平臺,啟了“揭榜掛帥”專項工作,初步形了“一谷一院+兩地”創新模式。耀州大數據產業園被批準為秦創原總窗口首批地市協同創新基地。在秦創原總窗口設立了秦創原銅川飛地孵化,已經有14家科技企業駐。銅川市致力于做實“西安研發,銅川轉化”,在全省率先設立了“三項改革”果轉化試驗區,并與9家高校院所共建科技果轉化銅川分中心。銅川市還建立了果轉化態項目庫,先后對接了50余項高校院所科技果,其中包括西安電子科技大學的“硅基異質外延技”等12項果已經落地轉化。此外,銅川市還培養了近40家知識產權集型企業,26家企業獲得了知識產權貫標認證,專利授權量的增速位居全省第一。

西安和銅川兩地的公共事業合作也在持續深化,共同建設共民生福祉。西延高鐵銅川段全線已經開工,銅川站站場由2臺4線增至3臺7線。梅七鐵路已經完了電氣化改造,銅川至西安的“復興號”已經開始運營并延至安康,連接南北、貫通東西的區位通優勢不斷提升。西安和銅川兩地的公共事業合作不斷深化,省職業病防治院在銅川設立,銅川市人民醫院為西北大學附屬醫院,銅川五醫院為西安第四醫院分院,西安大教育集團托管銅川實驗中學,優質醫療、教育資源更加均衡。區域通辦公共服務事項增加至44項,并且住房公積金等協同事項也在持續深化。文化旅游流更加,推出了博館之紅旅游等品旅游線路,開通了西安至銅川的“牡丹園”定制旅游專列,玉華宮、藥王山已為西安周邊游的熱門打卡地,與西安多家單位建立了定期研學流關系。銅川市的A級旅游景區數量擴大到了23家,并被評為“中國最康養休閑旅游名城”。

銅川市積極融西安都市圈發展規劃,推產業發展與創新驅

陜西建工銘鋁環保科技有限公司車間(來源:郝婕 攝)

自《西安都市圈發展規劃》獲得批準以來,銅川市一直抓住了西安都市圈發展的機遇,并堅持協同發展和錯位融合的原則。在產業發展、創新驅、民生服務和生態保護等重點工作方面,銅川市建立了工作機制,加強了部門聯,分級分工協作,積極融西安都市圈核心區及相關組團,大力推進與西安都市圈的務實合作。

銅川市積極融全省產業布局,參與都市圈產業分工,致力于細化延展產業鏈條,重點打造能源資源、先進制造和特新興“三大產業集群”。銅川市董家河循環經濟產業園副主任杜國鋒表示:“我們依托西安的配套半徑,發揮區域和產業優勢,大力發展鋁深加工和汽車零部件裝備配套,深度融西安都市圈發展。”目前,該園區的汽車裝備走向集配套,與陜汽、法士特、比亞迪、吉利等鏈主企業在汽車零部件產業合作。銅川市備車、車橋總、制系統、新能源電池原材料、專用車等汽車配套生產能力,被確定為陜西商用車(重卡)產業鏈零部件產業集群、乘用車(新能源)產業鏈支點城市。鋁及鋁合金產業優勢持續放大,備30萬噸電解鋁、50萬噸再生鋁和100萬噸深加工能力,積極打造西北鋁產業發展“洼地”,更好地實現就地消納、供給關中、輻西北。此外,銅川市還加強了綠能源保障,重點推能源資源的節約利用,推傳統產業向高端化、綠化、智能化發展,穩定生產煤炭和洗煤的數量,并推堯柏、冀東水泥創建國家級綠工廠。

銅川市還積極推進與西安的長距離供熱項目前期工作,取得了顯著效。依托與西安毗鄰的地緣優勢,銅川市定向招商引資,主對接西安大企業、大集團,落地了隆基綠能12GW單晶電池、西北有金屬研究院稀貴金屬循環再利用等項目,同時積極對接延長石油鎂鋰合金及鎂合金制造、陜西有集團航汽鋁深加工、陜煤研究院新材料新能源科研果轉化中試項目和中試基地項目。

銅川市還積極融秦創原創新驅平臺,立了秦創原(銅川)創新促進中心等功能平臺,啟了“揭榜掛帥”專項工作,初步形了“一谷一院+兩地”創新模式。耀州大數據產業園被批準為秦創原總窗口首批地市協同創新基地。在秦創原總窗口設立了秦創原銅川飛地孵化,已經有14家科技企業駐。銅川市致力于做實“西安研發,銅川轉化”,在全省率先設立了“三項改革”果轉化試驗區,并與9家高校院所共建科技果轉化銅川分中心。銅川市還建立了果轉化態項目庫,先后對接了50余項高校院所科技果,其中包括西安電子科技大學的“硅基異質外延技”等12項果已經落地轉化。此外,銅川市還培養了近40家知識產權集型企業,26家企業獲得了知識產權貫標認證,專利授權量的增速位居全省第一。

西安和銅川兩地的公共事業合作也在持續深化,共同建設共民生福祉。西延高鐵銅川段全線已經開工,銅川站站場由2臺4線增至3臺7線。梅七鐵路已經完了電氣化改造,銅川至西安的“復興號”已經開始運營并延至安康,連接南北、貫通東西的區位通優勢不斷提升。西安和銅川兩地的公共事業合作不斷深化,省職業病防治院在銅川設立,銅川市人民醫院為西北大學附屬醫院,銅川五醫院為西安第四醫院分院,西安大教育集團托管銅川實驗中學,優質醫療、教育資源更加均衡。區域通辦公共服務事項增加至44項,并且住房公積金等協同事項也在持續深化。文化旅游流更加,推出了博館之紅旅游等品旅游線路,開通了西安至銅川的“牡丹園”定制旅游專列,玉華宮、藥王山已為西安周邊游的熱門打卡地,與西安多家單位建立了定期研學流關系。銅川市的A級旅游景區數量擴大到了23家,并被評為“中國最康養休閑旅游名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