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的保本保息的銀行理財產品已經退出歷史舞臺,取而代之的是新型的凈值型銀行理財產品。然而,如何科學評價凈值型產品及其發行機構卻是一個較大的難題。長期以來,老百姓對銀行有天然的信任,并且由于缺乏專業的評級機構提示產品的優點和風險,他們對銀行理財產品和管理人基本上是無差別對待——只看產品的業績,不關注產品的投向,也不關注管理人的投資能力。

然而,最近濟安金信銀行理財產品及管理人評價中心發布了《中國銀行理財產品及管理人評價報告》,該報告是據公募基金評價標準研發的,標志著銀行理財產品及管理人將到第三方公正科學的評價。這意味著老百姓在購買銀行理財產品時將告別盲選時代,進看評級的科學理財時代。該報告是在上海金融與發展實驗室、中央財經大學中國銀行業研究中心、中財龍馬學院和中國人民大學金融信息中心等權威學單位的支持下發布的,由北京合富永道財經文化傳有限公司授權發布。它的目的是為銀行業理財產品投資者提供尋寶圖和避雷針,為銀行資產管理人提供自省和自律的鏡子,為行業監管提供尺子和助手。

據濟安金信銀行理財產品及管理人評級報告顯示,截至2021年底,共有301家銀行機構和21家理財公司發行了3.63萬只存續理財產品,總規模達到29萬億元。在2022年7月31日評級截止日之前,共有14185只銀行理財產品在評級期間了完整且正常存續的業績,其中8695只產品獲得了濟安評級,其中871只產品獲得了5星評級。而在現金管理類銀行理財產品中,共有25家管理人符合星級評價標準。

銀行理財產品的管理人主要職責是按照理財合同約定的投資范圍和投資策略,運用募集到的資金對各種允許的投資對象進行投資,以實現資產增值并使投資人獲取收益。然而,投資者的投資對象是理財產品而不是產品管理人,因此評價理財產品管理人是否負責任、公司治理等并不意味著他們擅長管理某一類產品。因此,濟安金信對旗下擁有滿1年存續期的理財產品管理人按照類型進行綜合評價。評價方法與產品評級相同,基于產品分類進行同類分層、歸并和綜合評價。

濟安金信銀行理財產品管理人評級的評價維度和指標可以查看表1、表2、表3、表4和表5。這些評價維度和指標將幫助投資者更好地了解銀行理財產品的管理人,為他們做出科學的投資決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