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金融投資詐騙案件屢屢發生,犯罪分子利用各種手段,如金融產品和科技手段等,以所謂的“穩賺不賠”、“保本保息”、“高額利息”為餌,通過社件、網絡平臺等介進行網絡詐騙和金融詐騙。這兩者相互織,給人們的財產安全和金融管理秩序帶來了嚴重破壞,引起了人們的強烈反響。

從檢察辦案的角度來看,金融投資詐騙犯罪分子通常利用公眾對金融知識的欠缺、投資獲利的追求和風險意識的淡薄等弱點,編造一些“高大上”的投資項目,制造出周圍人普遍獲利的假象,制造出一種“機不可失、時不再來”的氛圍,將公眾逐步引詐騙陷阱。因此,公眾要防范金融投資詐騙,關鍵在于不斷提高自的防騙識詐意識和能力,履行好維護自合法利益的“第一責任”,不被高收益所迷,不給詐騙犯罪分子可乘之機。

為了幫助廣大人民群眾更好地識別和防范金融投資騙局,本次針對地選取了七個典型案例,涉及基金、外匯、票、期貨、保險等主要金融業務。有些案例是假冒基金公司或保險公司,在網絡上進行虛假宣傳,以高額回報為餌騙取投資者的資金;有些是利用虛假的外匯、票、虛擬幣易平臺,虛構投資盈利并控市場波,詐騙被害人的財;還有些是虛構評大師以提供投資指導為名,民高價購買票;還有些是以轉讓新三板掛牌公司權為名非法集資;還有些是以提高投資收益為餌,騙被害人購買高價金融服務或件。這些案例雖然表現形式各有不同,但本質上都是犯罪分子將傳統詐騙犯罪包裝在各種金融產品、金融服務和金融平臺之下,導金融投資者進行投資,然后通過犯罪手段獲取廣大被害人的巨額財富。金融投資騙局不斷翻新,但基本套路相同。

廣大人民群眾可以通過案例了解常見的金融投資詐騙手法,并從他人上當騙的經歷中吸取教訓。提醒廣大金融投資者在進行任何金融投資活時要加強金融知識學習,悉投資業務,不要盲目相信他人的營銷推介;要堅持理投資,提高風險意識,選擇與自風險承能力相匹配的投資項目;要提高對非法集資、詐騙等非法活的警惕和識別能力,選擇正規的投資公司和渠道,警惕各類社平臺的推薦活,謹防通過來源不明的網站下載APP或投資相關產品;要牢記金融投資必然伴隨風險,堅決抵制“保本保收益”、“高收益無風險”等虛假宣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