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5日,娃哈哈集團創始人、董事長宗慶后因病逝世,社會各界無限追思,包括幾大央的各類也紛紛發文對這位企業家高度贊譽,為全社會的熱點。當地一家找我約稿,希我談談追思宗慶后,并倡議學習宗慶后的優秀品質:爭當朝夕奔跑的創業者、務實肯干的實干家、關員工的大家長……然而,我毫不猶豫地拒絕了。我認為不能為了流量而發表不負責任的言論,這不僅是對讀者的不尊重,更是對逝者的不尊重。對于本地的“企業家”,別提倡議了,天天在他耳邊喊都沒用。作為東北某市的一個普通人,我只知道娃哈哈的產品,還認識一個只有點頭之的經銷商(或者代理商吧,電話都沒存那種),本就不認識宗慶后,本地話講說就是跳起來都夠不著,只依靠著各類虛虛實實的報道就開始追思,豈不是胡編造?——當然,依靠已有報道進行二次洗稿重新報道這事也沒干,但得分什麼事,對不?另外,本地產的“企業家”中能稱為好老板的不多,個人認為符合企業家標準的就更了,因此我從來只稱他們為“老板”。

但有幸識其中一位我個人眼中達標的“企業家”,他是老大哥,上世紀50年代末生人。他本不用倡議,很多人向他學習都學不來:極度專注,無論其他什麼行業或者本行業的其他產品多麼賺錢,無數人勸他轉行或者投資,他都不為所,四十多年只是依靠自己,只做了行業中的一個細分產品,現在終于做到了“小獨角”那種。極度自律,無論什麼應酬,晚八點必起回家。一次雪后三人圍爐茶話,一看到晚八點了,就把我和他的另一個好朋友留下,自己走了。據說是商務接待時也如此,我沒求證過。極度守法,該的稅一分沒過,不人推薦合理避稅,他從來沒用過;該有的消防等安全設施設備一個沒過,甚至自己就配了兩臺消防車,接收退伍兵當保安卻按消防員標準練,偶爾自己還拉一次火災警報,玩一次消防演練。我說:周幽王烽火戲諸侯,是為了博褒姒一笑,你這是干什麼?他說:心安。極度低調,各類采訪一個不接,各種報道一個不上,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優秀企業家等各種份一個不要,辦公樓里專門開了一個側門,用景觀石擋著,他什麼時候來、什麼時候走,別人本不知道。關員工,事例我沒問過,他也沒講過,但我知道該給員工的“五險一金”已經增加為“六險二金”,該給的加班費也一分沒過,該批的假期一天也沒過,除各種績效獎金之外,每逢傳統節日還獨發大包裝的米面糧油等資,為此我曾勸過:別發“老四樣”了,既顯得沒檔次,還不方便,裝卸都變力氣活了。他說:別的什麼都不發,就發米面糧油,誰不是為了一口吃的呢?讓我教良久,就算是現在再想起來,也是“歷歷開元事,分明在眼前”。除他之外,我還真不知道本地產的老板中還有誰能稱為企業家?當然,也有可能跟我結識的老板們數量不足有關系,也有可能跟我最初對老板們的印象不太好有關系。

早些年,我們這里的各種政府部門、各類協會商會熱衷組織研討會,請一兩個專家學者講一講產業、行業的發展方向、最新趨勢,或者再請一兩個風云人并茂地講述一下曾經的苦難、現在的輝煌或者是曾經的輝煌、現在的更輝煌。次數多了,我原來的老板就從最初的欣然前往變派我代他參加。剛開始,我是不愿意去的,既不愿意聽前沿展——距離公司的實際應用距離太遠,一萬年那麼遠;更不愿意聽心靈湯——尤其是一些老板完全是信口開河,一副天選之子、高高在上、不可一世的功者臉, 抵抗力差點能把隔夜飯再從胃里嘔出來。慢慢地,我不僅愿意去了,甚至是有點期盼,用現在的流行語來講:小雀悅、小歡喜、小滿足俱有。之所以變化這麼大,是因為我發現了非常有樂趣的:先是看看老板中誰沒來,特別是平時熱衷的,經常招呼結束之后組個局、聚一下,現在卻連個代表都沒派的,然后就是專注地當個“吃瓜群眾”,喜看各大劇種番上映:都市劇、家庭倫理劇、古裝武俠劇、青春喜劇、驚悚懸疑劇、刑偵犯罪劇。其實,這只是極簡單地概述,通常況下老板們都是比影帝更影帝的,劇也是極度夸張和超級狗的混合劇,完全超乎所有人的想像。所以,我要說:世上無數編劇人,一個“老板”寫不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