貨幣的本質:商品與債務的雙重屬

文章:貨幣的本質一直是經濟學中一個爭論不休的重大問題。主流經濟學和非主流經濟學對貨幣的本質有著不同的理解。主流經濟學認為貨幣是一種特殊的商品,作為介和價值尺度,在市場換中起著重要作用。非主流經濟學則認為貨幣是一種債務,是一種制度化的社會關系,與權力機構和國家相關聯。

主流經濟學的貨幣本質觀認為,貨幣的本質在于充當介的商品。據這種觀點,貨幣起源于換,隨后發展為各種商品充當介,最終以金屬貨幣為主導。主流經濟學強調貨幣的介職能,將貨幣視為市場經濟中的一般等價,用來表現和實現其他商品的價值。

非主流經濟學的貨幣本質觀認為,貨幣的本質在于債務。據這種觀點,貨幣不是一種商品,而是一種債務,是一種社會關系。貨幣的產生和演進是由債權債務關系驅的,債務創造驅了貨幣化的過程。非主流經濟學強調貨幣的記賬單位職能,將貨幣視為一種制度化的社會關系,與權力機構和國家相關聯。

這兩種貨幣本質觀的分歧導致了對貨幣的起源、演進、職能和作用等方面的不同理解。主流經濟學將貨幣視為市場的一部分,強調市場換的邏輯。非主流經濟學將貨幣視為社會的一部分,強調債務關系的邏輯。這兩種觀點在貨幣理論和宏觀經濟政策上產生了巨大的分歧。

對于貨幣的本質的理解有重大的理論價值和現實意義。然而,主流經濟學往往忽視這種分歧,將貨幣本質視為一種不需要爭論的“常識”。實際上,貨幣的本質一直是經濟思想史上一個爭論不休的問題,兩種貨幣本質觀的對立也是不可忽視的。

因此,我們應該認識到貨幣的本質是復雜的,既有商品屬又有債務屬。貨幣的起源和演進是由商品和債務兩個方面共同構的。同時,我們也應該意識到貨幣的本質觀對經濟理論和政策的影響。貨幣本質觀的不同理解導致了對貨幣經濟的不同解讀和政策選擇。

因此,我們需要更加深地研究貨幣的本質,包括商品屬和債務屬的相互關系,以及貨幣的起源和演進。只有通過更加全面和深的研究,我們才能更好地理解和解決貨幣經濟中的問題,制定更加有效的宏觀經濟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