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提到“印鈔”時,大多數人會聯想到“漂亮國”通過印鈔收割了世界財富。而對于“印鈔”的理解,很多人狹義地認為它只是指印鈔廠大量印刷紙幣。然而,在網上的討論中,“印鈔”實際上指的是國家增加貨幣發行,而這并不是通過發行現鈔來實現的,而是通過增加銀行信貸投放來實現的。

大家都知道,2008年實施了一個名為“四萬億計劃”的經濟刺激計劃,其實質就是增加了四萬億的貨幣發行。那麼這四萬億的貨幣是如何發行到社會上的呢?顯然,印刷廠不可能印刷出四萬億的鈔票來投放,只能通過銀行貸款的方式實現。那麼這些貸款是貸給誰的呢?答案是貸給了各種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如鐵路、公路、機場等。“鐵公”的建設需要購買水泥、鋼材、大型機械,還需要進行征地拆遷和用工等。因此,通過這些項目的建設,發行的貨幣就會分散流到千家萬戶。

當這四萬億的貨幣投放到社會后,必然會增加現鈔的使用量,比如支付工人的工資。這時,國家會適當增加一點現鈔的發行量。然而,貨幣的發行量是不能隨意增加的。貨幣發行必須與國家的經濟增長相匹配,否則將會引起通貨膨脹,最終由老百姓買單。

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在現實中,為什麼高鐵虧損巨大,為什麼十四億人養不起高鐵?為什麼高速公路收費沒有盡頭?為什麼高鐵和機場的餐食價格如此昂貴?簡單來說,貸款不說還本,利息肯定是必須支付的。世界各國都不會隨意“印鈔”,將自己的貨幣變得一文不值,就像國民黨垮臺前的“金元券”和蘇聯解前的“盧布”一樣。

許多人認為“漂亮國”可以隨意“印鈔”,但這種觀點忽略了嚴格的貨幣發行審批機制。而且,既然“漂亮國”可以隨意“印鈔”,為什麼還要增加發行國債,依賴借錢來維持生活?為什麼國會和政府總是在增加債務上限上爭吵不休?有時甚至導致政府關門,這顯然是不合邏輯的。(圖片借用網絡,如有侵權,請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