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貝萊德發布了一份報告,預測未來幾個季度國經濟可能陷充分就業式衰退,而通脹將持續高位,為風險因素。通常況下,經濟衰退會伴隨著失業率的上升,因為企業利潤下、員工工資降低以及消費走弱,特別是服務業就業大幅下,這與過去的衰退時期相似。然而,是否存在在充分就業的況下經歷衰退的可能呢?這是否存在一種矛盾?貝萊德認為這是有可能的,而代價就是持續的通脹。因為如果勞者充分就業,他們就不會迅速降低支出,而且消費粘將很強,從而帶來較大的通脹力。同時,由于勞力市場俏,員工有理由要求工資增速高于甚至接近通脹水平,至要求漲工資。為了在高利率環境下維持充分就業,政府必然要維持高支出,這反過來又會導致通脹,形工資-通脹螺旋。因此,貝萊德的分析師們認為,在通脹率穩定在3%附近之前,未來幾個季度的經濟軌跡可能會像過山車一樣起伏,并且遠高于聯儲2%的目標。一旦市場通脹反彈,聯儲將不得不再次加息,從而增加風險,并出現經濟走弱的風險,最終導致聯儲采取措施來救市,使經濟恢復正常。回顧2023年3月的硅谷銀行業危機,本來是高利率降低通脹的一環,但聯儲選擇了推遲采取行。這導致通脹呈現過山車式的變化,因為一旦放松就會導致通脹,一旦通脹就需要加息,一旦加息通脹就會下降。從原理上講,當高利率出現時,政府需要支付的利息將大幅增加。比如,國2023財年的利息支出可能比2022財年高出5000億元。在維持其他支出(如國防、教育、醫療等)不變的況下(否則將導致政府就業減,無法實現充分就業),這意味著政府財政赤字將擴大。由于大部分國債持有人是國人,他們獲得利息后會繼續消費,因此財政支出通過利息擴張方式進行。此外,由于人口老齡化和勞力短缺,企業很可能在經濟走弱的況下犧牲一部分利潤以挽留員工,這可能對未來幾個月企業的利潤率造沖擊。目前,的上漲并不意味著市場認為衰退即將來臨,而只是認為衰退不會那麼快到來。當企業利潤率真正開始下時,也很難獨善其。貝萊德還認為,投資者已經不再于寬松貨幣時代,因為高通脹和高利率將在經濟中持續存在。實際上,這種觀點是有可能的,因為國際競爭環境的不確定和存量博弈,使得投資風險上升,需要更高的風險溢價。過去40年,利率持續下降得益于互聯網革命帶來的時代機遇以及和平環境帶來的高確定,風險溢價在下降。然而,現在這種況正在發生變化。我們有理由相信,高利率可能會持續更長時間,同時也將帶來高通脹。因為在高利率環境下,如果仍然維持高支出,必然會導致高赤字,而在紙幣時代,任何國家都不會坐以待斃,印鈔票將為刺激經濟的主要方式。我們現在面臨的況與70年代有很多相似之,包括二戰紅利的消退、互聯網紅利的消退、蘇冷戰和中科技戰、高赤字和高支出等。歷史上曾經發生過三次通脹浪,因此我們必須對通脹保持高度警惕。然而,只要聯儲不選擇擴表,通脹仍然是可以控制的,因此我們需要切關注聯儲的資產負債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