稅、不稅被查很正常,怎麼愿意給國家多稅也被查了呢?到底是怎麼回事?看看下面這個案例就明白!

我市一家經營五金批發的商貿公司在2021年8月份接了稅務局的評估調查。該公司在2020年只有銷售,從來沒有購進,全部按照13%的稅負繳納增值稅,沒有任何進項稅抵扣。這導致了增值稅稅負明顯偏高,相對于同行業企業,繳納了過多的稅款。當稅務人員詢問財務負責人為什麼沒有進項的時候,該財務負責人說:公司愿意給國家多納稅還不行嗎?

經過稅務人員進一步核查,發現該商貿公司購進五金全部用自制白條賬,沒有依法取得合規票據,銷售本嚴重不實,而且企業沒有辦法證實業務發生的真實。最終,稅務人員依法要求企業對2020年應納稅所得額進行了納稅調增,補繳企業所得稅、罰款和滯納金。

從上面的案例可以看出以下幾點:

1. 該公司不能取得合法有效的增值稅發票,造了稅負高。

2. 白條賬是不能在企業所得稅前扣除的,所以稅務機關要求企業進行應納稅所得額調整理,補企業所得稅。

3. 稅負率過低會引起稅務局的警覺,同樣,稅負率過高也會引來稅務稽查!

那麼,什麼是稅負率?稅負率對企業有什麼影響?企業應該如何應對稅負率的問題?我們今天一次給大家說清楚!

稅負率一般指企業在某個時期的稅收負擔的大小,一般用稅收占收的比重來進行衡量。最常用的稅負率為增值稅稅負率和所得稅稅負率。

需要注意的是,現在已經由以票控稅演變到以數控稅,這是大數據的杰作!稅務機關會通過對比企業的稅負率,推斷企業是否誠信納稅。企業財務通過稅負率,衡量企業稅務風險,是否可能被稅務大數據預警。

稅負率的計算方法如下:稅負率=(本期應納稅額÷本期應稅收)。但增值稅稅負率和所得稅稅負率的計算方法略有不同:

- 綜合稅負率=各項稅費之和÷銷售收之和

- 增值稅稅負率=增值稅÷銷售收

- 所得稅稅負率=所得稅÷銷售收

其中,增值稅=銷項稅-實際抵扣的進項稅,所得稅=應納稅所得額×稅率-減免稅額,實際抵扣進項稅=期初留抵進項稅額+本期進項稅額-進項轉出-出口退稅-期末留抵進項稅額。

通常況下,稅務部門會關注各企業的稅負率,通過橫向和縱向兩個維度分析企業的稅負率況。橫向分析是與本地區同行業的企業稅負率進行比較,縱向分析是與企業的歷史數據或者預算數據相比較。如果發現某個企業的稅負率偏差較大,比如超過20%,就可能會對企業進行約談,節嚴重的還會展開稽查。

除了稅負率異常,還有哪些況會讓企業被稅局約談?以下是一些常見的原因:

1. 申報異常,包括不按時報稅、報稅不完整等。

2. 發票相關數據存在異常,如增值稅發票增量、使用量與往期比存在異常,新辦企業短時間大量領用增值稅專用發票且稅負偏低,稅收分類編碼開錯需作廢多張發票,供應商失聯導致進項稅轉出,收發票和開發票項目毫無關系等。

3. 財務指標不匹配,如員工數量、場地面積、用水用電量和設備數量等不合理,場地面積大但員工和設備數量

4. 工資異常,平均工資很低可能是為了規避個人所得稅,工資總額較高可能通過盜用份信息虛列工資增加本來降低企業所得稅負。

5. 印花稅、房產稅等稅額長期為0,在正常經營況下,印花稅和房產稅是不可避免的。

6. 本和利率不合理,或企業長期虧損但不倒閉等。

除了稅負率異常,稅局還會約談其他況。對于企業來說,如果接到稅務預警信息,應該如何應對呢?以下是一些建議:

- 企業應該詳細整理相關資料,并分析預警產生的原因。

- 給出合理的解釋,并最終確定解決方案。

- 如果認為預警信息與企業自原因無關,應出示相關證據予以證明。

財務部門也應該進行自查,確保財務報表的真實,并及時調整稅負率偏低的原因,補報增值稅。當關鍵指標出現異常時,應及時自我檢查并理,確保財務報表遠離異常預警的紅線。

總之,稅負率異常對企業來說是一個重要的指標,企業應該重視并合理應對,以保持良好的稅務合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