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臺立基金公司:擴張與投資的必然趨勢

書接上文,關于茅臺立基金公司的一些看法,上次由于時間關系只寫了一部分。對于茅臺立基金這件事,大家的觀點也是褒貶不一。很多網紅磚家就喜歡比較高高在上的看問題,不管對錯格要先拉滿,但一點不接地氣。然而,行業發展到一定程度,對外擴張和對外投資為了必然趨勢,這還用您說嗎?投資不就是為了賺錢嗎?誰會嫌多呢?是質疑投資嗎?是質疑這樣的投資。只是高高在上,高談闊論有什麼意義?難道不應該解釋一下實際況嗎?

首先,我們來看一下市場環境。目前一級市場并不是很景氣,好的項目又,退出又難。以前風投大佬們幾乎天天報道,但現在是不是了很多?帝亞吉歐、百威英博等洋酒和啤酒品牌能和茅臺一樣嗎?洋酒、啤酒更加側重于品牌矩陣的打造,而白酒更加側重于單品打造。比如五糧就是一個最好的例子。在白酒領域,普茅深得大家喜歡,大家愿意購買普茅,即使有品也不愿購買。換個名字1618的五糧,大家也不愿意購買。洋酒和啤酒則五花八門,大家喜歡嘗鮮。比如,如果我請你喝青島,然后拿出來的是冰爽或清爽的青島,你會覺得有問題嗎?但如果我請你喝茅臺,結果拿出來的是茅臺王子,你會有什麼?因此,如果投資產業周邊沒有問題,那麼實在不行,茅臺肯定會通過收購上市公司來解決,因為這樣更容易管理。

接下來談談投資范圍。茅臺基金的投資范圍包括但不限于新一代信息技、生、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裝備、大消費等領域的投資機會。我覺得這沒有問題,這些都是一些前沿科技,既支持了產業發展,又能從中獲益,當然是好事。但科技這東西太不好掌控,一級市場基本都是抱著百死一生的態度。像SpaceX、ChatGPT這種橫空出世的產品很難做出來,而一般的產品又不缺,芯片的資金也不夠。所以,資本市場真的缺錢嗎?未必吧,那些大佬和機構難道沒錢嗎?就目前這市場還封盤呢。

此外,茅臺基金是一次的投資,而且投資期限長達十年。這既沒有形自己的產業,也沒有形自己的產品,不太有利于給東帶來長期回報。比如茅臺基金投資的京東流、李子園、包裝等,都需要退出。要不是投資一籮筐怎麼管理?五糧也投資了新能源,但是集團自己搞的,個人也并不是很看好。這和格力有些相似,投資手機、新能源和預制菜,個人也不是很看好,但還是投贊票,大不了賣票。這類投資一定要提前布局,一旦已經型再去進,基本上就是做墊背。當上升趨勢時你不在,下降時你才到來,能有好結果嗎?就像我們票投資一樣,如果不提前布局,等炒起來了再進,基本上就是接盤俠。

最后,我們來談談茅臺基金招募的問題。這樣的玩法,誰有錢敢投呢?這是管理,不是搞發明創造。如果是搞發明創造還可以忍,因為26歲的因斯坦發表了相對論,24歲的特斯拉發明了流發電機,18歲的伽羅瓦創立了數學史上的革命理論——群論。因為年輕人力充沛,想象力富。但管理不同,除了世襲制,你見過哪個國家領導人是30歲以下的?20多歲的人,氣方剛,看誰不順眼就要干誰,那這個國家還不得于水深火熱之中。就算是世襲制,也需要很多大臣的輔佐。但我們這個是花錢請你解決問題的,又不是培育你。所以,為什麼芒格說“自己從不跟四十歲以下的投資人士探討投資” ,一定有他的道理。

盡管如此,我并不是說不投資,我個人更傾向于投資屬于自己的產業,比如巽風、冰淇淋等。此外,我更看好像日本津村這樣的投資者,直接對中藥進行投資,中藥加酒,無限聯想。津村用2.5億拿下了百年中藥企業,100億可以拿下40家,片仔癀也用4447.59萬元取得了龍暉藥業51%的權,取得了安工牛黃丸、西黃丸等賽道。擁有40家中藥企業,不論是南帝還是北丐,都無法與茅臺中藥競爭。其他類型的投資也有功的例子,比如伯克希爾哈撒韋、瑞典諾貝爾基金、中國社保基金等,也都是可以效仿的。

總結:有意見并不代表反對,更不能說明沒有格局。如果是我,我會選擇投贊票,但我仍然持有保留意見。好了,關于茅臺立基金公司的問題就討論到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