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進行票投資的10多年里,我得出了一個深刻的悟:強者恒強。票投資并不是均等的游戲,二級市場不可能每支票都能分功的機會,就像電商或直播一樣,只有數頭部企業能夠占據絕大部分市場份額。在市中,、港、A的前100家票占據了總市值的近90%。幾十年來,市值排名前100的票幾乎沒有太多新面孔出現。

有人或許認為我的邏輯不對,但我卻依靠這個邏輯在市場上持續盈利,并且能夠安心睡。因為我所持有的籌碼都來自于市場上頂級的企業,它們有壟斷和稀缺。投資就是要看中稀缺,最近3年市值在5000億以上的票整回撤率最小。我主要重倉的是行業的大藍籌和寬基指數,因為我需要安全邊際,不想承大起大落的回撤。

A的醫藥行業,的科技行業,港的互聯網行業都屬于稀缺資源。不論是過去、現在還是將來,它們的表現都將強于整市場。每個市場都有自己的核心行業,A的核心就是醫藥行業,只是我喜歡的醫藥不是大家喜歡的那種。2023年,在A的科技籌碼全虧,只有醫藥掙了,只是我倉位不足,沒有機會重倉,無法彌補科技籌碼的虧損。

我的個人邏輯就是如此,我不是追求小本金快速變富的策略,而是追求穩健的復利增長,年化10~15%左右。我并不知道如何在二級市場實現從0到100萬元的增長,我是靠著加班熬夜6年多攢下了本金。因此,我并不是追求一年能漲多,而是偏向于持有穩健的票,讓資產逐漸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