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在事業上取得功,僅憑一個人的力量是遠遠不夠的,需要一個團隊的共同努力。當你有了項目和團隊之后,如何調大家的積極,激發團隊的創造力,是每一個創業者都在思考的問題。馬云能夠帶領一個18人小團隊迅速崛起,與他實施的權激勵是分不開的。不僅僅是阿里,整個BAT,包括華為,都在運用權激勵。下面我們來看一下這些大企業是如何實施權激勵的。

A:阿里

阿里集團于2014年功登陸國紐約易所,以首日開盤價計算,阿里的市值達到2383億元,比肩中石油的市值。后來,馬云又立了螞蟻金服。通過權激勵,將42%的權分給員工,調了員工的工作積極,讓螞蟻金服的估值不斷飆升至現如今的4100億。然而,螞蟻金服的權是無法自由易的,一旦離職,必須賣給公司。

B:百度

百度的票數量介于阿里和騰訊之間,而且百度的票浮比較大。據公開數據顯示,員工的級別越高,期權可以談判的空間就越大。當然,這與百度員工的流比較大是相關的。百度員工權福利主要集中在創業初期,公開資料顯示,IPO時,百度員工總共持有公司份9.2%。

T:騰訊

2016年雙十一是騰訊立18周年,馬化騰宣布,將向員工授予每人300,這種利益共的機制,激發出員工的工作激。實際上,騰訊從2007年開始就長期持續進行權激勵規劃。他們向那些有意長期發展并持續表現出的核心員工提供公司權期權,以分公司業績增長,使員工個人利益與公司發展的長遠利益結合在一起。

華為也是權激勵的功應用者。想要了解華為的權激勵方案可以參考我們之前的文章。

那麼,問題來了……創業公司該如何進行權激勵呢?在使用權激勵之前,你需要了解以下幾點:

誤區(1):重視長期而忽視短期激勵

很多初創企業在創業初期為了彌補現金激勵能力的不足,愿意付出較大比例的權,以此吸引核心人才。然而,長期激勵和短期激勵是互補的工。如果企業老板不認識到這一點,往往會投更大的本,卻達不到預期的激勵效果。

誤區(2):免費的反而是最貴的

對于很多企業老板來說,在進行權激勵時,往往選擇直接將份贈予公司核心人才,然而這種做法往往效果不好。很多企業,尤其是初創企業,為了保證團隊的穩定,總是提及全員權激勵,但效果甚微。這是因為人們往往不珍惜免費的東西。

權激勵的重點:

1、權激勵的目的是以工資+權(和質等形式)的結構,吸引、約束和留住人才,讓公司的人力資本持續化,推企業和人才的持續高效發展。

2、權激勵的問題是創始人需要以出讓權為代價,如果比例安排不當,控制權就會到威脅。

3、權激勵的理想狀態是:①合理、公平地分配權,激勵人才;②創始人的控制權不會到威脅。

4、權激勵的實際作:制定規范的權激勵計劃 → 授予激勵對象(比例/數量) → 權管理(激勵對象是否符合行權條件、退出時如何權)

權激勵是推員工養主人翁意識的重要法寶!權激勵應該有門檻,既不是真正的全員,也不應該是免費的。權激勵作為留住和激勵企業核心人才的有效措施,一直是企業規劃中被反復提及的部分。但對于一些創始人而言,權激勵很重要人人都明白,但到設計和執行,則陷迷茫:什麼是權激勵,有哪些可選擇的方法,什麼階段選擇什麼樣的激勵途徑合適……每一個都需要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