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理財師朋友的群里看到了一些有趣的聊天。發現大家已經司空見慣市的波,相比之下,對A的期不高,漲跌無所謂。但是對債基的波,大家仍然保持著敏,因為去年年底的債災讓大家對債市的調整都保持警惕。盡管資管新規打破了合同層面和產品層面的剛兌,但對于“剛兌”的預期依然存在。理財市場所面臨的核心問題是居民投資者對低風險低波穩健產品的需求與理財產品和公募債基會隨市場波的矛盾。

銀行理財的眾通常是不懂投資、年紀較大,對剛兌有信仰的大爺大媽。由于到“保本兒保息”理念的影響,讓大部分銀行理財客戶對于理財產品的運作機制并不了解。因此,傳統的賣貨思路并不適合滿足低風險客戶的理財需求,投資者更需要詳細的產品信息和風險收益比等指標。

一些基金公司通過細分產品分類和用戶畫像梳理,使不同風險偏好、不同需求的客戶都能找到合適的產品。對于優秀的產品來說,收益率、持有驗和風險收益比都是必要的。因此,滿足理財需求的核心就是余錢保值,穩健是最重要的,長期收益比活期存款和貨幣基金高就可以,但回撤一定不能太大。而卡瑪比率則為基金收益回撤比的定量分析指標。

近年來,一些優秀的基金公司通過產品細分和適應用戶需求的設計,推出了低波固收+或者定開債基產品,有較高的價比。這些產品的設計讓普通投資者可以更加安全地進行理財,同時也更近他們的投資需求。畢竟,解決普通人的閑錢理財需求,可能是未來公募與理財子競爭的關鍵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