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一個經濟學小故事。曾經有一只驢子,它聽見樹上的黃鸝在唱歌,一下子被他聽的歌聲打了。驢子想,一定是黃鸝吃的特別的食才能唱出如此悅耳的歌聲。于是,驢子羨慕地問黃鸝,你平時都吃些什麼呀?能唱出這麼妙的歌聲。黃鸝回答說,我平時就吃些草籽和小蟲。驢子以為找到了黃鸝唱出妙歌聲的訣,回到家中他也開始只吃草籽和蟲子,但沒過多久,他就死了。這個可悲的下場是因為驢子沒有意識到自己強壯的軀與弱小的黃鸝不同,無法只靠草籽和小蟲維持生命。這個故事告訴我們,有時候無論我們如何努力工作,也可能無法取得別人那樣的功,因為每個人的職位和條件都不同。

在現實生活中,一個人的功往往到許多偶然因素的影響,比如家庭背景、地區、運氣、機遇和格等。經濟學認為,一個人的功可以通過獲得最大的人生效應來衡量,而金錢、權利、地位、工作、健康、家庭和等都是實現這種效應的手段。然而,在分析職業發展功時,我們將其衡量標準簡化為質財富的多。然而,在現實生活中,有些人拼命工作卻只能勉強維持生計,而有些人付出較卻獲得厚回報,取得了職業上的功。這些人可能是因為繼承家族產、壟斷和特權、機遇和運氣,或者憑借天賦而獲得比其他人更多的財富和權利。這些外部條件超出了經濟學分析的范疇。

然而,在不考慮外部約束條件的況下,一個人的功主要取決于兩個選擇。首先,他是否據自人力資本的變化選擇了能夠發揮優勢的工作崗位,即選擇了高效崗位。其次,他是否在已選擇的工作崗位上充分發揮了積極和創造,即進行高效勞。這兩個因素決定了一個人職業發展功的高度和速度。換句話說,占有高端崗位,并進行了積極有效的勞,才是一個人最快獲得職業功的條件。

我們知道,在職場上獲得盡可能多的效用和財富,一個人必須參與社會分工協作,為社會或他人生產有用的產品或提供有用的服務。他所提供的有用產品或服務越多,他就能獲得更多的回報,實現更大的職業功。因此,一個人的功并不僅僅取決于努力程度,也取決于客觀條件,更取決于如何有效利用客觀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