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電行業一直存在著格力和的這兩個巨頭之間的競爭,尤其在空調領域,這是眾所周知的兩大白電巨頭之爭。然而,相對于格力的單一產品,的的多元化策略取得了卓越效,近年來的一直風無限,一度為獨大的巨頭。然而,好景不長,剛剛超越格力的的在2022年初迎來了不利的局面,價下跌超過20%,市值蒸發了3000多億,曾經的“白馬”神話不再。那麼,的究竟發生了什麼,遭了這樣重大的挫折?

早前的財報顯示,2021年的的營收為3412.3億元,同比增長20.1%,凈利潤為285.7億元,同比增長5%;而格力的營收為1878.7億元,同比增長11.7%,凈利潤為230.6億元,同比增長5%。從各項數據來看,的在營收和凈利潤方面都完勝格力,尤其是在疫期間,的的營收和凈利潤遠遠超過了格力,而且2021年底剛立的智能家居事業群也取得了不錯的果,在暖通空調、消費電、機人及自化系統等領域全面發力,總營收和凈利潤都高于競爭對手格力。

多年來的王者之爭以的的完勝而告一段落,疫之后格力被的超越,包括營收規模、利潤和盈利能力在,格力27年的領跑紀錄宣告終結。在聯網和5G技下的家電智能化中,的率先布局,并立了智能家居事業群、工業技事業群、樓宇科技事業群、機人與自化事業部、數字化創新業務等五大板塊。然而,在2022年初,價一路下跌,面臨著多重利空的力,不得不斥資上百億進行票回購,卻依然難以扭轉頹勢。2021年累計跌幅超過30%,2022年開年以來累計跌幅超過20%,一季度普通東流失了8.23萬人。的作為一個“全球化科技集團”面臨著嚴峻的挑戰,這也印證了之前預言的電房地產影響的說法,如果房子都賣不出去了,電又賣給誰呢?

雖然從營收和利潤數據來看,的的表現無疑非常出,但從消費者的角度來看,的的產品質量到了質疑,嚴重支了品牌價值,影響力也在下降,這或許才是價下跌的主要原因。在不斷創下市場新高后,新業務的增長低于預期,投資者的熱減退。隨著新產業無法取得重大突破,智能家居布局的效果微乎其微,之前高估的市值開始出現波,再加上大宗商品價格持續上漲、原材料漲價,必然導致利率下降。近5年來,的的利率從27.31%下降到2020年的25.29%。雖然冰箱產品價格系上漲了10%至15%,但也說明原材料價格上漲的力已經影響到終端銷售。的引以為傲的電飯煲、電風扇等傳統小家電的業績增長放緩,而在近年興起的原機、煎烤機、養生壺、電熱飯盒等領域,的被其他新興品牌搶占市場份額。的追求“大而全”的策略意識到時已經晚了,這無疑是市場對的“拋棄”的一個重要信號。

以大件商品為業績主要驅力的的逐漸為過去,其背后最大的原因無疑是房地產的衰敗。房地產易下、房市萎靡,反映出人均家電飽和的現狀。回想起13年前的2009年,家電板塊的收益和利潤增速達到了102%,但自2017年以來,近5年全國商品房銷售面積幾乎保持零增長狀態,家電市場陷停滯,這也就不難理解了。無論是格力還是的,在房地產高速發展的時期都益匪淺,但在房地產衰退后,它們都不可避免地面臨消費者周期冷遇的問題。家電行業失去了發展空間,擺包括空調在的大件電對業務的依賴,的面臨的最嚴峻的課題。

雖然相比格力,的空調占據了所有產品營收的比例較低,僅為42%,但其他消費電、機人及自化系統業務貢獻了58%的業績,同樣缺乏足夠的競爭力。家電行業失勢后,的曾傳出將進軍新能源汽車和鋰電行業的傳言,但很快就被證實,造車并不是的唯一的解藥,轉戰其他新領域仍需要時間。一方面,備期待的機人及自化系統業務經過7年的發展并未取得可觀的增長;另一方面,國家電市場嚴重飽和,未來的營收增長需要依靠To B業務,但新業務的投和發展不僅需要時間,還需要大量的資金投的在短期面臨著盈利下降的不可避免的事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