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經濟步步驚魂,危機臨近,我們能一鍵清倉債嗎?

在硅谷銀行破產之后,很多人開始擔心國的經濟問題是否會引發新一的金融危機。除了銀行暴雷,國國債問題也為了人們擔憂的焦點。當前國政府的債務規模已經達到了31萬億元,接近國會規定的債務上限。值得注意的是,國一年的GDP只有25萬億元,現在國完全依靠借新債還舊債來維持經濟運轉。這種況讓人不擔心,一旦國會不允許進一步擴大債務規模,債危機是否會隨之到來?而我們手上持有8000多億元的國國債,是否會變燙手山芋?

因此,我們經常聽到有人建議趁早清倉國國債,但也有不人反對這種觀點。比如經濟學家馬遠認為,現在還不是清倉國國債的時候,清倉可能會帶來不堪設想的后果。那麼,到底哪種說法是正確的呢?今天的節目將深解讀這個問題,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和判斷。

國財政部長耶倫現在比國總統還要忙碌。1月16日,耶倫給國眾議院寫了一封親筆信,表達了對即將達到31.4萬億元的法定債務上限的擔憂,并希國會盡快通過新法案提高債務上限規模。耶倫警告稱,如果不這樣做,國財政資金將很快耗盡,最晚到2023年6月,政府可能會停擺,甚至無法支付公務員的工資。盡管耶倫發出了警告,國會也討論了債務上限的議題,但共和黨和民主黨之間的爭執導致遲遲無法達方案,讓耶倫焦慮不已。

很多人都不理解為什麼國這樣富裕的國家會出現資金短缺的問題。其實,要理解這個問題,首先需要知道國債的特殊國國債本質上是國聯邦政府借出去的錢,不同于個人借債,國家債務沒有明確的期限。每屆政府都有任期,但只要國家存在,政府就永遠存在。國政府發行國債時,認為這筆債務可以永遠存在下去。換句話說,無論是特朗普還是拜登,只要國能夠支付國債利息,就不會考慮償還本金的問題。在過去,國國債在海外投資者眼中一直是香餑餑,因為國的綜合實力強大,債務違約的概率非常低,相對于其他國家的國債來說,國國債的安全系數更高,被視為無風險投資。然而,自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況逐漸發生了變化。

2008年,國第四大銀行雷曼兄弟倒閉,引發了一場全球的金融風暴,國經濟迅速陷衰退,大量工廠倒閉,工人失去工作。為了挽救經濟,政府不得不發行國債,向陷危機的金融機構注資金,從而穩定經濟。歷史上,我們國家曾向國政府購買大量國國債,幫助國度過了這一危機。經濟逐漸穩定,但債務規模也不斷增長。到2009年,國國債規模達到了9萬億元,創下歷史新高;到2011年,債務規模達到了14萬億元;到2023年1月,已經增長到了31萬億元,翻了三倍以上。按照這個速度發展下去,國國債規模總有一天會超過承范圍。

目前,我們持有大量國國債的原因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解釋。首先,國國債本質上是我們國家的一種外匯儲備,對于平衡國際收支和穩定匯率等方面起著重要作用。中國作為世界工廠,出口商品到海外時通常以外幣結算,其中最主要的幣種就是元。出口企業拿到元后需要兌換人民幣,而這些元最終會流我們國家的銀行。銀行拿到元后,會支付等額的人民幣給企業,這些人民幣由央行印制。同時,我們也吸引了大量外資流中國進行投資,這些外資通常都是以元形式存在。銀行會用人民幣換取這些元,而換掉的元則歸集到央行手中。央行手中積累了大量的元,其中一部分用于購買國國債。這樣一來,我們國家的銀行就持有了大量的國國債,為了我們與通和對話的資本。

其次,持有國國債也是一種國家抵風險的措施。國國債雖然并非完,但在安全和流方面相比其他資產有優勢。在危機時期,擁有富的外匯儲備是國家抵風險的關鍵。斯里蘭卡破產事件就是一個明顯的例子。斯里蘭卡在外貿不發達的況下,由于缺外匯儲備,在能源價格上漲時陷了危機,最終導致了政府的破產。相比之下,擁有富外匯儲備的國家可以通過用儲備來維持國穩定。在當前,國作為綜合實力最強的國家,持有元和國國債可以提高我們國家抵風險的能力。

第三,持有大量國國債也給我們與國對話和通提供了一種籌碼。歷史上,中國政府曾向國購買大量國國債,間接向國提供了援助。這使得國在面臨危機時能夠繼續維持信用。相反,斯里蘭卡清倉國國債后,國對其實施了一系列制裁,導致兩國關系降至冰點。因此,我們手中持有的國國債在一定程度上捆綁了國經濟,一旦大量拋售國國債,就會給國經濟帶來巨大力。因此,在國家利益的角度考慮,建議一鍵清倉國國債并不現實。

當然,國國債規模不斷增長,我們也不能坐視不管。一方面,我們應該不斷提高外匯儲備的多樣,持有除國國債之外的其他外幣和黃金;另一方面,要繼續推進人民幣的國際化。目前,人民幣已經被越來越多的國家接和認可,為了一種重要的國際儲備貨幣。隨著人民幣國際化的進程,我們也將減國國債的依賴。

總之,我們目前持有大量國國債的做法是基于多方面的考慮,包括外匯儲備、抵風險以及戰略考慮。雖然一些人建議清倉國國債,但從國家利益的角度來看,這種做法并不現實。然而,我們也應該切關注國國債規模的增長,并采取相應的措施,提高外匯儲備的多樣,推進人民幣的國際化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