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元加息被認為是對全球局勢影響最大的事件,其影響甚至超過了俄烏戰爭和以沖突。自今年2月份首次加息以來,國已經連續多次加息。盡管聯儲決定在11月放緩加息步伐,將聯邦基金利率目標區間維持在5.25%至5.50%之間,但未來仍存在加息的可能元加息不可避免地引發了通脹問題,因為加息的目的之一就是消減國國的高通脹率。目前的數據顯示,元加息后,國的CPI有了明顯下降,從8%降至約3.7%,但仍然居高不下,通脹力依舊存在。與之相反,中國的最新數據顯示,CPI等指標不升反降,與國的況形鮮明對比。這兩個超級大國之間的差異讓我們深思其中的原因。

為什麼國存在通脹問題?事實上,當我們了解政治背后的一些必然選擇后,就會發現有些事是不可避免的,國的通脹問題就是這樣一種必然。換句話說,國的通脹問題是國政府制下不得不犯的錯誤,是一種必然結果。為什麼這樣說呢?下面就來說明其中的邏輯。

首先,經過多年的金融控制和產業轉移,國的制造業空心化現象日益嚴重。在這種況下,國本應該出現通,因為制造業空心化導致大量制造業退出,進而導致大量工人失業,進一步導致購買力下降,這種結果會進一步小市場,形循環,最終導致通。針對這個問題,過去有川建國,現在有拜振華,都試圖重塑產業鏈,但目前都沒有取得功。然而,現實的結果卻是通脹。為什麼會這樣呢?這就不得不提及國在新冠疫期間大規模散發財政援助的問題。據報道,在新冠疫期間,國政府共發放了4.2萬億元的巨額援助金,占到了2022年國全年GDP的16%。這個數字是相當驚人的,要知道2022年我國規模宏大的房地產行業占GDP的比重僅為6%。這些巨額援助直接流向了居民,必然導致國人民的消費增加。本來國人民就信奉“有錢不花王八蛋”的金科玉律,而且作為超級大國,元在全球范圍流通,這就導致了國國供需的徹底打破,產品供不應求,價格不斷上漲,通脹迅速增長。國為什麼選擇向居民散發財政援助呢?明明問題在于生產端。這句話沒有錯!國的問題確實在于制造業的空心化。如果要解決這個問題,國應該向企業提供資金援助,補助企業。企業有了資金,就能進行投資,雇傭工人,解決就業問題,漸漸地與東亞大國競爭制造業能力。實際上,國過去也采取了這樣的做法,頻繁向臺積電、富士康等企業提供數百億的補助,但結果如何呢?只不過是一堆空頭支票,差點讓這些企業被忽悠得瘸。因為國有太多的法律規定和工會限制,企業到限制太多,即使給企業提供資金,企業主也不會將其用于投資生產,而是選擇流出去進行投資。因此,向企業提供資金援助的效果并不顯著。另外,最重要的原因是國是一個所謂的民主選舉國家。對于國的政客來說,選票永遠排在第一位。他們會選擇最劃算的方式來換取選票,而慷慨解囊就是其中之一。因此,國政府會大量散發財政援助,為了選票而不惜代價。而財政援助的結果必然引發通脹。因此,國的通脹問題是一種必然,是國不得不犯的錯誤!在面臨經濟力不足的問題時,其實有兩種路徑可以選擇,一種是從上到下,即從企業到居民;另一種是從下到上,即從居民到企業。采取哪種路徑需要況來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