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很多人來講,“鮑莫爾病”是一個新名詞。那麼,“鮑莫爾病”究竟是個什麼“病”呢?其實,“鮑莫爾病”是一種“發展病”,在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都普遍存在。它是在1965年,國經濟學家威廉·鮑莫爾提出的,他在一篇論文中建立了一個宏觀經濟增長模型,其中一個部門是“進步部門”,主要指制造業;另一個部門是“停滯部門”,主要指服務業,如市政府服務、教育、表演藝、飯店、休閑等。鮑莫爾提出,隨著時間的推移,制造業的單位產品本會持續下降,而服務業的單位產品本則不斷上升。這導致進步部門的生產率快速增長,進而大量采購服務,但是服務業的效率不易提升,導致工資不斷上漲。他預測,停滯部門(服務業)由于工資上漲、缺乏效率,要麼最后消失,要麼不斷壯大拖累整個國民經濟。半個多世紀以來的數據表明,“鮑莫爾病”不是一種短暫的現象。

那麼在21世紀以及以后,會出現什麼新況呢?“鮑莫爾病”的作用機理又是什麼?為了回答這些問題,威廉·鮑莫爾在《增長的煩惱:鮑莫爾病及其應對》一書中詳細分析了鮑莫爾病的因,并提出了應對之策。

在現代經濟中,鮑莫爾病并不是壞事。它是經濟增長的產,是全世界工業化國家自工業革命以來取得的前所未有的、令人矚目的生產率提高的結果。經濟的增長使得我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貧困減,創造了以前無法想象的技。然而,這種增長也帶來了醫療保健、教育和其他重要服務的本上升。盡管一些國家的醫療總本相對較低,但是醫療保健項目的本卻在快速持續上漲。為什麼醫療保健、教育和其他服務的本持續上漲率高于經濟整的通脹率?這是否預示著未來的貧困化和生活水平的持續惡化?

事實上,這種本上升并不意味著我們無法負擔得起這些服務。本病是一種普遍的現象,并不會阻止我們更好的醫療保健、教育和其他服務。隨著經濟的發展,我們的收也會增長,因此我們仍然能夠負擔得起這些服務。然而,本病所帶來的問題在于,我們可能會看到某些商品和服務的需求和供給減。例如,公共服務質量下降、就業崗位減等。這種本病的解決辦法在于提高生產率。只有通過不斷的創新,提高生產力,才能緩解“鮑莫爾病”帶來的力。

要治療“鮑莫爾病”,有幾個關鍵點需要注意。首先,可以通過調整經濟結構,提升“進步部門”在經濟中的比重,以推生產率的提高。其次,可以通過提高“停滯部門”的生產率,實現本的控制。數字技的應用可以幫助“停滯部門”提升生產率,并通過新的商業模式實現勞生產率的更有效配置。最后,需要控制額外的本上升因素,以避免本的不必要增加。

鮑莫爾認為,經濟的發展和創新是解決“鮑莫爾病”的關鍵。只要制度能夠保障創新,我們就能負擔得起好生活所需的更多東西。雖然本病在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都普遍存在,但鮑莫爾持樂觀態度。他認為,只要我們能持續提高生產率,我們就能夠應對“鮑莫爾病”的挑戰。因此,我們不必過度擔心醫療保健和教育變得越來越昂貴,我們的收也會相應增長,我們仍然能夠負擔得起這些服務。

在可預見的未來,本病可能會一直存在,但我們有希通過持續的創新和提高生產率來應對這一挑戰。只有真正理解“鮑莫爾病”的本質,我們才能制定出有效的對策,避免陷“政治稚病”的困境,從而實現更好的服務和生活水平。盡管我們無法預測未來,但我們可以通過持續的努力和創新,讓經濟增長達到前所未有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