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直播頂流李佳琦涉嫌"二選一"的指控引起了電商界的軒然大波。一位京東采銷人員在朋友圈中指責李佳琦和ONE公司存在"二選一"的行為,這一指控立即引起了廣泛關注。然而,李佳琦及其公司對此作出了回應,稱他們從未要求品牌進行"二選一",也沒有簽署所謂的"底價協議"。雖然他們否認了這一指控,但爭議卻并未就此平息。圍繞電商平臺、頭部主播和品牌商之間的關系,引發了激烈的爭論。

首先,爭議點之一是關于底價協議的存在與否。有人指責李佳琦和知名品牌簽訂了底價協議,限制了其他品牌的銷售。然而,李佳琦的代表表示,這些被曝的底價協議容不實,并且他今年雙十一并沒有與任何品牌簽訂底價協議。盡管一些商家類似的價格協議存在,但細節和版本各有不同。實際上,在直播行業,要求最低銷售價和支付高額合作費已經為常態。

其次,另一個爭議點是李佳琦是否涉嫌壟斷和"二選一"。有報道稱,杭州海氏智能電公司向市場監管總局舉報京東違反底價協議,并涉嫌濫用市場支配地位和橫向價格壟斷。然而,品牌方對此予以否認。李佳琦的代表也表示,雖然存在底價協議,但并不構"二選一"行為。法律人士和業界專家認為,目前還不能確定李佳琦是否涉嫌壟斷和"二選一",需要的證據和調查結果來做出判斷。

這次事件引發了人們對電商行業商家、平臺和頭部主播之間合作關系的關注。一些分析師認為,要求最低價已經為電商競爭的趨勢,但對品牌方而言,這可能會帶來困擾。頭部主播在市場上擁有較強的話語權,而品牌方往往缺乏話語權。特別是在低價方面的競爭中,頭部主播、電商平臺和品牌商之間的沖突時有發生。

總而言之,這次事件揭示了電商行業商家、平臺和頭部主播之間復雜的合作關系。雖然目前還無法確定李佳琦是否涉嫌壟斷和"二選一",但這場爭議引起了人們對電商市場的關注。未來,監管部門需要對電商行業進行監管,以維護市場的公平競爭秩序。同時,商家和平臺之間的合作關系也需要更加明和公正,使消費者能夠到真正的低價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