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花一萬五千元在家城里購買了一款床墊,以為終于可以回家舒適地睡個安穩覺了,但后來在一個頭部主播的直播間里看到同款床墊售價只需4980元,千上萬的人涌進去購買,一場直播銷售了12萬件床墊,總收達到10億。這樣的景會讓你還能睡得著覺嗎?

如果你是一位經銷商,以每個床墊售價15000元的市場統一價來銷售產品,因為產品質量和宣傳效果不錯,每個月能賣出幾十件,獲得幾十萬的收。突然間,直播間也開始銷售同樣的床墊,售價不到五千元,接下來的一個月你的店鋪一個顧客也沒有,甚至以前買過床墊的顧客紛紛要求退貨。你會怎麼做呢?你肯定會舉報這個直播賣貨的人吧?

這不是一個故事,而是一個真實發生的故事,比這還要彩。辛憤怒,慕斯無奈,經銷商舉報,消費者維權,織在一起。本來是一個銷售10億、雙贏的頭部直播帶貨經典案例,最后卻以這樣的結局收場。慕斯看似通過直播帶貨銷售了10個億,但后續的危機才剛剛開始,如果理不好,損失不僅僅是十個億那麼簡單。

背后的商業邏輯是什麼呢?我認為,主要問題在于賽道不同。就像跑車去越野一樣,看起來很拉風,但實際上對車輛是有害無益的。就像奢侈品一樣,我們從來沒有聽說過它們降價促銷。非要把高端產品降價賣給低端人群,那麼這個產品的定位就會變為低端,以后也很難改變人們對它的看法。慕斯一直宣傳自己是高端定制睡眠專家,產品調非常高,但通過降價促銷一天之就實現了10億的銷售額,看似是功的銷售策略,但對品牌價值卻產生了不良的影響。

高端產品雖然有自己的銷售渠道,但應該保持居安思危,積極迎合新的銷售趨勢,與頭部主播合作實現雙贏是可以理解的。然而,在消費者最關心的產品定價上,一定要非常謹慎,顧全大局,全面思考。在傳統經銷商、消費者、新的銷售渠道和新的用戶群之間找到一個平衡,不損害任何一方的利益,才是正確的營銷策略。

例如,可以定制一款專供網上銷售的產品,與線下產品區別開來。這樣即使定價低一點也沒關系,畢竟消費者的購驗不同,因為他們能購買到的是不同的產品。這樣即使發生糾紛,也能夠解釋清楚,而不是讓人抓住把柄,百口莫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