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百億FOF(基金中的基金)私募華力陷“造假私募套娃”事件,引起了業的廣泛關注。11月14日,華力發布了一份聲明,稱該公司管理的部分私募基金產品由于匯盛私募的違約行為而面臨兌付困難。另外,11月15日,被傳牽涉其中的信托公司百瑞信托急辟謠,表示從未與華力、匯盛私募、瑜瑤資產以及上海磐京等機構合作過。這一事件引發了對發行方和托管方應承擔責任的討論,同時也提醒投資私募的普通投資者應該注意什麼。

據傳言,華力旗下的FOF產品投資了匯盛私募,而匯盛私募又將資金投向了瑜瑤資產,瑜瑤資產再下投給了磐京私募等多個機構。此次事件還涉及到華泰托管、國金道富等大型托管人。華力在聲明中回應了市場傳言,表示將持續向相關基金產品的投資人披信息,并采取法律手段追責匯盛私募及相關環節,以保護投資人的合法權益。然而,百瑞信托在澄清公告中否認與相關機構有業務合作。從天眼查App的數據來看,華立于2009年,管理規模在100億元以上,全職員工67人。而匯盛私募立于2016年,管理規模在10億元-20億元之間,全職員工7人。瑜瑤資產聲稱規模為45億,但據中基協信息顯示,該公司目前于“異常經營”狀態。另外,涉事機構磐京基金在今年2月被立案調查,于9月8日被中基協注銷登記。

德恒律師事務所的高級合伙人、律師尹傳志認為,這次事件屬于嚴重的投資失誤,華力當時可能沒有進行充分的盡職調查和風險評估,導致投資了造假私募,這也暴了其在風控方面的不足。業人士指出,類似的案例在2018年和2019年已經有所增加。權基金或其他類型基金存在多層嵌套的況,這樣的投資容易規避基金托管人的監督,導致基金實際使用和私募基金合同約定的投資范圍不一致,或者基金資金被挪用。

在這次事件中,發行方和托管方應該分別承擔何種責任?北京中銀律師事務所的律師阮萬錦指出,據私募基金合同的約定和中國基金業協會發布的指引,基金管理人應該謹慎、勤勉盡責,在進行嵌套投資時,一般需要對下層和底層投資進行監督。如果管理人未能履行謹慎盡責的義務,就應該承擔違約責任。對于發行方而言,如果違反了私募基金合同的約定,構了重大違約,也需要承擔違約責任。尹傳志認為,造假私募匯盛及相關負責人應該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而華力作為發行方和投資者的投資主,應該對投資人負責并追究造假私募的責任。

需要注意的是,在這次事件中,不人質疑托管方是否走形式主義。一位私募資深人士表示,無論是券商還是銀行托管,托管方只是負責機構的出金金,并不容易管理業務層面的作,而且托管方的收費通常并不高,難以理復雜的事務。對于托管方等其他相關方是否需要承擔法律責任,需要綜合評估他們是否履行了審慎注意的義務、是否存在過失等因素。

近年來,私募行業頻繁出現象,普通投資者應該注意什麼?業人士表示,私募行業確實需要更加嚴格的監管。對于高凈值人士來說,他們應該關注私募機構的投資資產、投資策略和商業模式,只有投資對國家、行業、公司發展有正向作用的資產和產品,才能獲得長遠的回報。尹傳志表示,近年來私募行業頻繁出現暴雷事件,這提醒投資者在進行私募投資時要更加謹慎,選擇正規的投資機構,并全面了解其背景、業績和風險控制能力等信息,了解投資產品的運作方式和風險,不要盲目追求高收益而忽略潛在風險。如果遇到投資問題,應及時通過法律途徑來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阮萬錦建議私募基金投資各方應該留下證據,規范文件存檔,特別是保存書面通的記錄。投資者在購買前應仔細閱讀私募基金合同,了解自己的風險承能力和基金的風險等級是否匹配,避免購買不匹配的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