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德旺先生指出,勤勞只能保證溫飽,并不能致富。如果想要發財,就需要理解一些道理。在當今世界,認知差異決定了財富的差距。靠力勞賺錢,只能獲得市場收的平均水平,不會太高。而那些靠認知水平賺錢的人,可以獲得比其他人高數十倍甚至百倍的收。在知識經濟時代,認知水平越高,獲取財富的能力就越強。

因此,勤勞并不能致富,而致富需要頭腦的參與。如果你連賺錢的方式都不了解,那麼在開始掙錢之前,你應該先提高自己的財商。要明白財富是有技巧可循的,而不僅僅是靠努力工作。努力和回報之間并沒有必然的因果關系,你不能只顧埋頭苦干,還需要抬頭看看前方的路。曹德旺先生說:“當你一天能賺到兩三萬后,你會發現,通過勤勞本發不了大財,它只能解決溫飽。發大財靠的是腦子、眼和機遇。”一個人單純依靠自己的力努力爬滾打,很難積累財富。

首先要搞清楚賺錢的邏輯,擺認知的匱乏,打破思維的局限,順應時代的流,找準機遇,才能抓住財富。孟子曾說:“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意思是說,辛勤勞的人被人控制,而善于管理人的人統治著他人,富裕的人從他人中獲取財富。窮人只顧勞作,而富人則懂得如何運用智慧來創造財富。

一個人辛勤打工一輩子,并不能擁有自己的事業。在這個社會上,勤勞作的雙腳永遠無法超越智慧的大腦。做正確的事,就能贏得一次局面。與正確的人合作,就能贏得一生。一個人要在合適的環境中,遇見合適的人和事,才能快速發展。樹的生長方向由風決定,人生的發展方向則由個人自己決定。盲目地努力只是在消耗生命,做事注重的是效率而不是付出的多。不要用所謂的勤來掩飾自己思想上的懶惰。

在實現功的道路上,認知、資源、方法和選擇比努力更重要。很多人失敗并不是因為不努力,而是因為徒勞無功和固執己見。《史記·七十列傳·貨列傳》中曾說:“用貧求富,從農業轉向工商業,再從技湛的手工生產轉向開店經商。”這里指出,經商是窮人致富的手段。一個月掙三千塊錢,你無論如何節約也只有三千。一個月掙兩萬塊錢,花掉一萬還剩一萬。一個月掙10萬,花掉一萬還剩9萬。人生在世,要選擇一種適合自己的職業來謀生,等待適宜的時機來改變命運。

一個既會花錢又會賺錢的人是最幸福的,因為他能同時兩種樂趣。窮人缺乏的是思維,而不是時間;富人缺乏的是時間,而不是思維。所謂“先知三日,富貴十年”。想要功,需要做到兩個方面。一是戰層面:未雨綢繆,事前了解和籌劃。二是戰略層面:備先知先覺、有遠見且鎮定的能力。也就是說,在做事之前要先考慮清楚,再進行長遠的規劃,這樣才能獲得好的回報。

電影《教父》中有句話:“花半秒鐘就能看本質的人,和花一輩子也看不本質的人,注定會有完全不同的人生。”人應該嘻哈過日子,同時保持深刻的思想和清醒的認知,不要對自己的思維設限。在35歲之前,應廣泛學習,努力掌握各種各樣的知識,確保自己能夠融匯多元智慧。這樣在35歲之后,就可以快速發展。切勿過早關閉自己思想的大門,因為早期的學習會帶來持久的收益。

一個人的長與他的存幾乎是相連的。不用擔心暫時沒有輝煌的表現,只要積累力量,總有一天會綻放芒。當一個人年紀漸長,尤其是中年以后,應該努力培養好奇心,而不是追求穩定和安逸。要保持在本應的年齡段保持沉著,而在本應穩定的時候努力突破自我,提升自,實現自我的就。

駕馭財富既是一種能力,又是一種勇氣,更是一種智慧。它考驗著一個人的修養、格局、學識、品、道德、意志和懷等等。你駕馭財富的能力越強,你擁有的財富就越多。愿你抓住機遇,勇往直前,財運亨通,財源滾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