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豬企面臨了一系列的挑戰。正大份的IPO被停,牧原份的市值蒸發超過2000億,生豬價格跌至8元/斤以下,整個行業充滿焦慮緒。我國畜禽養行業的集中度低,中小養戶占主導地位,存在著“追漲殺跌”的非理緒。生豬供給滯后于價格變化,供需錯配是豬周期形本原因。自2006年7月以來,我國經歷了四完整的豬周期,每周期大約需要4年。從2022年3月開始,我們進了第五個豬周期,這周期的波更加劇烈,目前正于底部。周期是畜牧養企業必須面對的挑戰。

近年來,豬企的業績慘淡,牧原份也不例外。今年上半年,牧原份的營業收同比增長17.17%,歸母凈利潤減虧58.42%。最近牧原份的價大幅下跌,主要是市場傳言稱公司的發展模式難以為繼,需要推行承包制并大規模裁員。牧原份對此發表聲明,澄清稱部承包未改變養模式,也未發生大規模裁員。從2018年到2022年,牧原份的員工數量逐年增加,到2022年達到14.04萬人,今年6月公告的人數為13.9萬人,近幾個月一直穩定在14萬左右。牧原份一直采用自繁自養的養模式,擁有飼料加工、種豬選育、種豬擴繁、商品豬飼養、屠宰食等環節的生豬產業鏈,備強大的抗風險能力。牧原份的一化產業鏈模式可以將各個生產環節置于可控狀態,在食品安全、疫病防控、環保運營、質量控制、規模化經營和本控制方面有一定優勢。牧原份的新型承包制并沒有改變公司的自繁自養一化模式,而是對部管理進行了優化。這種新機制可以降低公司的養本,使牧原份更加有競爭力。牧原份已經到了一個發展的重要拐點,公司需要實現高質量的發展,從養豬企業的規模增速第一轉變為效益增速第一。在今年6月的牧原開放日上,牧原份董事長秦英林指出,目前每頭豬還有600元的降本空間,全行業共計有4000億的本空間待挖掘。通過新機制,牧原份逐步轉變為一個14萬人搶著賺錢的“賺錢機”,這將助力牧原份的新一發展壯大,也讓實現每頭豬600元超額利潤為可能。

豬價持續低迷,加上豬企資產負債率高,可能導致一些豬企的資金鏈斷裂并最終破產。目前市場對牧原份的擔憂主要集中在其高負債上。截至2023年6月末,牧原份總負債達1153億元,資產負債率為60.06%,總資產為1919億元。這意味著,如果資產與負債平衡,牧原份賬面上的資金只剩下766.35億元。然而,大家無需過度擔心,因為養企業的短期債務占比較高,這是行業特點。由于豬舍和生資產無法作為抵押品進行貸款,流資金主要依靠信用貸款,這也是行業屬。從過往經驗來看,只要牧原份的資本開支控制在一個合理水平,生產現金流就足以覆蓋所有債務周轉。長期來看,牧原份在穩定發展階段后將逐步降低負債。短期債務占比不是大家需要過多關注的問題。豬企的投資核心是構建固定資產,這代表了牧原份的產能。自2017年以來,牧原份支付的固定資產建設現金達1317億元,可說是同行中遙遙領先。在2020年和2021年,牧原份的擴產投資金額分別達到461億和359億。自2017年以來,牧原份實現凈利潤594億元,即使在2021年這個行業虧損的年份,也能夠實現76億元的盈利,只有2023年上半年虧損28億元。這也從側面證明了牧原份在養本方面擁有行業最低的優勢。近幾年,牧原份的經營現金流凈額高達764億元,在2022年和2023年上半年分別為230億元和-10億元,經營現金流表現非常出。很多人擔心牧原因為1000多億元的負債而面臨破產風險,然而其中一半的負債是日常經營中無息滾的,只要牧原能夠持續經營,這部分債務就不需要償還。假設牧原的完全本為14.3元/kg,即使按照今年最低的豬價13.7元/kg計算,牧原每年虧損48.3億元,也需要連續虧損20年才會破產。牧原憑借自繁自養的養模式和科學的養方式,在本控制方面遙遙領先,其本遠低于溫氏份、新希等豬企龍頭,可以說是上市豬企中的佼佼者。據2023年9月的數據,牧原生豬養的完全本為7.35元/斤,按照當前的豬價7.8元/斤計算,牧原份可能是20多家上市豬企中唯一能夠實現養豬盈利的企業。

總的來說,從目前況來看,牧原份并不存在破產風險,因為作為行業本最低、資金狀況良好的龍頭企業,其破產是不合理的。盡管目前于豬周期的底部,但資本市場對牧原份的期仍然很高,據中報顯示,近600家機構都在積極關注牧原份。目前牧原于低估狀態,值得持續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