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8日,標普將溫氏份(300498.SZ)的發行人信用評級從“BBB”下調至“BBB-”。此前,另一家國際評級機構惠譽將溫氏份的長期外幣發行人違約評級(IDR)展從“穩定”調整為“負面”,并確認該評級為“BBB+”。標普下調評級的原因是非洲豬瘟的影響,溫氏份的生豬產量持續下降,且回復速度低于預期。為了恢復產能,溫氏份增加了資本支出,導致自由經營現金流赤字較大。預計到2021年,溫氏份的杠桿率可能進一步上升至2.4倍,高于標普認為的理想杠桿率1倍左右。

目前,溫氏份有5只存續債券,存續規模為129.97億元,其信用等級均為AAA級,評級展為“穩定”。此外,溫氏份還有兩只元債,存續規模為6億元。然而,近年來溫氏份的杠桿水平不斷攀升,償債力也逐步增大。截至今年一季度末,溫氏份的流負債達204.27億元,同比增長22%。其中,一年到期的短期債務達95.01億元,其中短期借款占主要部分,達77.13億元。此外,溫氏份的非流負債為218.93億元,主要為長期借款和應付債券,長期有息負債合計為148.26億元。然而,溫氏份的賬上貨幣資金僅有33.1億元,與93.9億元的短期債務相比存在約60億元的缺口,面臨較大的償債風險。截至今年一季度末,溫氏份的總資產為907.26億元,總負債為423.2億元,資產負債率為46.65%。

由于業績表現不佳和信用評級下調,溫氏份的價一路下跌。在2019年3月,價曾升至歷史高點36.13元。截至今年5月19日收盤,溫氏價為13.82元,市值為880億元,水近千億。

從業績表現來看,溫氏份作為曾經的A“最賺錢豬企”,近年來遭遇增長瓶頸,被同行牧原份反超。2020年,溫氏份實現營收749.24億元,同比增長2.47%,但歸母凈利潤下降46.83%。今年一季度,溫氏份的凈利潤同比下降逾七,僅為5.44億元。相比之下,牧原份去年實現凈利潤274.51億元,今年一季度實現凈利潤69.63億元。非洲豬瘟疫對我國生豬養行業造巨大影響,溫氏份的生豬供應到限制,導致業績不佳。溫氏份的行業地位也下降到第三位,次于牧原份和正邦科技。

溫氏立于1983年,起初是一家小農場,現已發展為一家以畜禽養為主業的農牧企業集團。然而,近年來溫氏份的業績增長乏力,市場份額、利潤水平和市值都被牧原份超過。不過,標普在下調評級的同時也給出了“穩定”的展。標普認為,在未來兩年,溫氏份的生豬產量將會提升,生產本也會降低,這將有助于抵消生豬價格下跌的力。溫氏份表示,今年一季度外購仔豬的比例為30%,在仔豬價格降低且預計不會虧本的況下,公司有可能外購仔豬進行補充,提高產能利用率。一些分析師認為,溫氏份的養豬業務有改善,公司的種豬和豬存欄量正在逐步增加。然而,由于豬生產周期較長,溫氏份恢復到正常水平可能需要近一年的時間。

而言,溫氏份面臨著信用評級下調、業績下和償債風險的挑戰。然而,標普給出了穩定的展,認為溫氏份有在未來兩年恢復,并通過提高生豬產量和降低本來改善業績。盡管如此,溫氏份是否能重新奪回“養豬大王”的地位還有待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