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山姆超市近期迎來了越來越多的香港游客,他們蜂擁而至,購狂歡。在深圳福田香湖片區居住的李超目睹了這一壯觀場面,他告訴《新品略財經》稱:“上周末去了趟福田山姆,人山人海,很多香港人逛山姆,買的大包小包……山姆本來車位就不夠,香港人來購,車位就更張了……”。自深港自今年1月恢復通關以來,香港人過境深圳的人數持續增加。據統計,僅在過去的十月,境深圳的香港游客已經超過600萬人次,較暑期月份月均人次增長了150萬。香港人的消費力也相當驚人,僅在10月北上消費額就高達36億港元。

深圳的購景象發生了重大轉變,從十年前的地人熱衷赴香港購,到如今香港人涌深圳購,這是一個消費時代變遷的真實寫照。過去,香港被譽為購天堂,各種奢侈品、化妝品、電子產品和食品等吸引了眾多地消費者。當時,港貨代購行業也興盛發展,很多地人來香港購買貨品運回地轉售。然而,隨著深圳進大型購中心時代和電商行業的崛起,地消費者在國就能方便購買到各類商品,港貨的吸引力逐漸減弱。同時,深圳的商品消費生態變得更加富,購中心、高端超市和進口超市隨可見。電商平臺也提供了全球購的便利,消費者只需手指就能買到心儀的商品。

然而,香港人到深圳購的吸引力在于價比和低價的優勢。相比香港的價格,深圳的商品更便宜且包裝更大,讓香港人覺得非常劃算。由此催生了“反向代購”現象,一些代購人員通過代購商品賺取差價。此外,深圳的消費場所和服務也十分吸引香港人,比如按甲、理發和洗牙等消費項目在深圳的價格僅為香港的三分之一。因此,目前香港人到深圳主要以吃喝玩樂等消費為主,高凈值消費者相對較

然而,雙向消費模式帶來了巨大的經濟效應。深圳的大型倉儲會員店山姆和購中心都是直接益者。山姆被稱為中產階級的消費“收割機”,其會員制消費模式深深圳中產家庭的歡迎。與此同時,一些傳統超市面臨著巨大的競爭力,甚至不得不退出市場。深圳的核心商圈和口岸附近的商超和購中心,憑借其通便利和輻區域的優勢,吸引了大量香港游客。

總結來看,香港和深圳之間開啟了深度常態雙向消費模式,雙方都從中益。香港人到深圳購,不僅帶來了經濟效益,也富了深圳的消費場景。這是一個多贏的消費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