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海關總署發布2022年度全國特殊監管區域發展績效評估結果,洋山特殊綜保區在全國排名第6位,表現出。該區域在規模效益、輻、業態創新等核心指標上位居全國前茅,為開放型經濟增長注了新能。

自2020年掛牌以來,洋山特殊綜保區以“新型貿易示范區、全球航運新樞紐、創新業態承載地”為發展目標,不斷推進制度創新,加快建設功能平臺,并培育新的業態和能,使區域產業能級和經濟規模穩步提升。

最新發布的《全面對標高標準經貿規則推進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高水平制度型開放總方案》提出,允許臨港新片區企業以加工貿易或保稅流方式開展以船供為目的的高低硫油混兌調和業務。臨港新片區管委會特殊綜合保稅區相關負責人表示,隨著政策的實施,上海港對國際船舶加注的吸引力將顯著提升,有利于進一步帶產業集聚發展,彌補航運功能服務短板。

臨港新片區將重點聚焦于推進更高水平的制度型開放。2023年,世界銀行發布的全球集裝箱港口績效指數中,上海洋山港在全球348個集裝箱港口中排名第一,顯示出制度創新為高水平開放的力源。

2022年3月,馬士基、東方海外等外資船公司的沿海捎帶業務申請正式獲批;5月,馬士基完了國首單外資班船公司沿海捎帶業務;10月,達飛、太平船務等船公司的資質申請也順利獲批。截至2023年11月,馬士基、達飛、東方海外、太平船務等多家公司共有132艘船舶獲批開展外資班沿海捎帶業務,帶來了超過10萬標準箱的國際中轉集裝箱吞吐量,同比增幅達到27倍以上。這些舉措有效地提升了上海國際航運中心的能級。

為了彌補國際航運服務短板,臨港新片區從航運業綠低碳轉型出發,在上海海關、上海海事局及市相關委辦局的支持下,推保稅化天然氣(LNG)加注業務的落地。該區先后設立了國首家LNG船舶管理公司和首個LNG雙燃料船培訓機構。到2022年3月,已完首單船對船保稅LNG加注業務,截至2023年11月,累計完了65艘次國際航行船舶的保稅LNG加注,總加注量達到36萬立方米,使上海洋山港為全球最重要的LNG加注服務港口。此外,臨港新片區還積極推進綠甲醇等新型燃料加注布局,多家重點綠甲醇生產制備和加注服務企業已經完布局。

臨港新片區還通過一系列首創制度,為區域發展注強大力,為打造世界一流營商環境打下堅實基礎。其中包括首家外商獨資海員外派公司、首創的境船舶租賃、境外新造船境融資租賃新模式等。實施更高水平的通關便利化政策,集聚新的發展能。

洋山特殊綜合保稅區的上海飛機制造有限公司是國民用航機組裝生產的重點企業之一。上海海關創造地提出了“一司兩地”的一化監管方案,并于2022年1月4日獲得海關總署批復同意,為國產大飛機項目提供了支持。這一方案幫助項目于2022年12月完全球首架付,并在2023年5月功進行商業首航。自由化便利化的制度環境為保稅加工制造、保稅維修檢測、保稅研發設計、境電商等新業態的發展提供了良好的環境。

臨港新片區還致力于建設功能平臺,提升資源配置的效率。洋山港連接了全球200多個重要港口,每年有數萬艘次的船舶在此停靠。然而,大量的船舶備件配件、燃料補給等船供業務流失到境外港口。為了改善航運功能服務,臨港新片區建立了保稅船供公共服務平臺,為船舶管理、船舶資、船舶貿易等企業提供“一站式”服務解決方案。截至2023年11月,首家國際航行船舶保稅油加注地方牌照的加注量已近100萬噸,首批駐保稅船供平臺企業已實現常態化供船,船供易規模接近百億元。臨港新片區已經形了多個功能平臺,如“中國洋山港”船籍港平臺、國際中轉集拼公共服務平臺、國際集裝箱艙位易平臺等,這些高能級航運服務平臺為全球航運資源的高效配置提供了解決方案,并加速了航運資源要素向臨港集聚。截至2023年11月,“中國洋山港”船籍港累計登記注冊船舶位列全國自貿區(港)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