泗水縣的文化產業曾以造紙和彩印為主,國家環保政策和市場飽和等因素影響,發展一度緩慢。然而,泗水縣并未因此停滯不前,而是通過積極發展陶石產品深加工、文化旅游以及國學培訓等新業態,使得文化產業的增加值占GDP比重達到5%以上,為當地經濟的支柱產業。

首先,泗水縣打造了土陶和砭石兩大地方特文化產品。該縣擁有富的砭石和五陶土資源,這兩種自然資源因其富的微量元素和質地而有很強的稀缺。近年來,泗水縣出臺了一系列優惠扶持政策,鼓勵相關企業加強產品研發和技升級,生產出更現代氣息和實用價值的產品。砭石產品不再局限于裝飾品和擺件,而是實現了與中醫養生、電熱等技的結合;土陶產品也通過改良配方,生產出了燒溫度達到1800度的產品,改變了過去只能生產低溫陶的歷史。在“山東手造 優選100”活評選中,泗水砭石和土陶產品均選。

其次,泗水縣推文化旅游深度融合。在連續開展桃花節、槐花節、杏花節等傳統賞花節慶活的基礎上,又開發出采摘節、地瓜節、食啤酒節等收獲品嘗類節慶活。在鄉村旅游景點承辦高規格文化育活,如新青年音樂節、大型音樂兒劇、健康跑等,吸引了大批外地游客來到泗水,為宣傳展示泗水的重要窗口。

最后,泗水縣大力發展國學培訓行業。在原有鄉村儒學講堂、國學公益大講堂等公益活的基礎上,充分發揮尼山圣源書院主陣地作用,立了尼山國學研修中心和尼山孔子博雅學校,分別針對年人和未年人開展國學培訓,吸引了眾多國學好者到此求學,實現了國學培訓的商業價值。泗水縣的文化產業正在煥發新的活力,為當地經濟的重要支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