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的民營企業如雨后春筍般迅速涌現,然而大多數企業的生命周期卻異常短暫。在市場經濟的大中,民營企業的興衰變化令人唏噓不已。普華永道的調研報告顯示,中國中小企業的平均壽命僅為2.5年,集團企業的平均壽命更是只有7~8年,相比之下,歐企業的平均壽命為40年,這個差距實在是太大了。另外,全國工商聯合會的報告也揭示了中國民營企業平均生命周期只有2.9年,60%的民企在5年就會破產,85%的民企在10年就會死亡。吳曉波的最新統計更是顯示,目前中國只有6%的民營企業能夠活過10年。

盡管據國家市場監管總局的統計數據顯示,中國登記在冊的民營企業數量已經超過5000萬戶,較2012年底增長了3.7倍,民營企業在企業中的占比也由79.4%增至92.4%。而工業和信息化部的數據則顯示,中國中小微企業數量在2022年末已超過5200萬戶,比2018年末增長了51%。每天新設立的企業數量更是達到了2.38萬戶,是2018年的1.3倍。這些數字無不反映了民營企業的蓬發展,但也凸顯了民營企業的存活問題。

為什麼大量的民營企業的存活周期如此之短?為什麼只有極數的民營企業能夠生存超過10年?為什麼這麼多創業者明知山有虎,卻偏向虎山行?那些倒下去的民營企業創業者真的從市場上賺到錢了嗎?為什麼沒能賺到錢?這些問題值得我們深思。

據我個人26年的企業實戰經驗以及最新的研究發現,大多數民營企業經營失敗的本原因在于創業者或經營者嚴重缺乏對企業經營的系統思考,尤其是在創建企業之前的系統思考。早年的市場空白機會使得很多民營企業能夠輕松盈利,但隨著市場的發展和競爭的加劇,企業生存的環境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因此,創業者需要對市場的現狀有清晰的認識,而不是依賴于時代所給予的紅利。創業者需要深刻理解企業的本質和經營的規律,而不是僅僅看到眼前的機會就盲目創業。創業并非一場賭博,而是需要充分的準備和規劃,需要系統思考和對市場的深了解。只有經過系統思考的創業,才能大大增加功的可能,讓自己更有信心面對挑戰和風險。

創業是一個系統工程,是一個復雜而充滿挑戰的過程。只有真正掌握企業經營的本質和規律,才能在市場中立于不敗之地。因此,在創業之前,系統思考是至關重要的,這將決定著創業功的概率和未來發展的方向。希創業者能夠認真對待系統思考,從而在市場中取得長久的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