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造船業經歷了四次轉移,從國到歐洲,再到日本,接著是韓國,最后到中國。二戰結束后,國占據了全球造船業70%的產能。然而,在馬歇爾計劃(幫助歐洲復興)之后,歐洲的造船業逐漸崛起,并在1960年達到巔峰,占全球產能的66%。隨后,由于日本貿易的快速發展和相對廉價的勞力,歐洲的造船產能逐漸向日本轉移。60年代是日本造船工業迅猛發展的階段,為了滿足大型油船、兼用船和集裝箱船等市場需求,日本加大了設備投資,不斷擴大造船能力。在1962年至1965年間,設備投資額達到了777億日元,而在1965年至1971年累計達到了2030億日元,使得造船能力在10年間擴大了3至4倍。1962年,商船下水量達到了218.3萬總噸(約占世界商船總下水量的26.1%),而在1971年增加到了1199.2萬總噸(約占世界總下水量的50%)。與此同時,歐洲的造船產能占比從1960年的66%下降到了1977年的41%。

之后,造船業轉移到了韓國。與日本的造船業衰落無關,早在1975年,全球發了石油危機,商船訂單數量大幅減。此外,韓國政府給予韓國船廠補,并保護本土市場,使得韓國能夠以低價搶占市場(韓國造船業在1983年和1992年兩度用價格手段搶占市場)。1973年,韓國現代集團(Hyundai)建造了第一艘大型貨,開啟了韓國現代造船業的序幕。而在1974年,韓國接收的造船訂單僅占全球的2.8%。到了1984年,造船訂單占全球的17.4%。據英國克拉克森(Clarkson)公布的最新統計數據,2006年韓國造船廠接獲的船舶訂單占全球訂單總數的38%。2007年上半年,韓國的訂單占全球的42.7%,穩坐全球最大造船國的地位。

2000年后,中國加世貿組織,船運需求大幅增加。按照中國貨中國運的政策,中國的造船產能在2000年至2011年間迅速增長,2011年達到了產能巔峰,接近8000萬載重噸,市場占有率為45%,為全球第一大造船國。從當前的角度來看,造船業轉移主要是由廉價勞力和政府扶持驅的。日本當年也到了政府的扶持,比如為購買船舶的企業提供廉價貸款,支持分期付款,以及軍艦計劃等。目前,許多制造業正在向東南亞轉移,因為那里的人力本更低。然而,造船業目前不太可能向那里轉移,因為東南亞地區沒有足夠的鋼鐵和煤炭產能,進口原材料來造船本太高,無法形價格優勢。未來,中國、韓國和日本可能仍然是主導造船產能的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