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金融工作會議強調金融在國民經濟中的核心地位

中國招商基金研究部首席經濟學家李湛表示,中央金融工作會議是中國金融領域的重要會議,于10月30日至31日在北京舉行。這次會議強調了金融在國民經濟中的核心地位,指出金融是國家核心競爭力的重要組部分,是國民經濟的脈。盡管這次會議在時間上有所推遲,但卻從之前的“全國金融工作會議”上升為“中央金融工作會議”,彰顯了其重要

在當前經濟復蘇、國有效需求不足以及金融風險逐漸顯現的背景下,此次會議再次明確了金融在國民經濟中的獨特定位。會議上對于“快與穩”、“權與責”、“中央與地方”、“逆周期與周期”等關系的判斷,將對今后五年金融業發展起到重要影響。

那麼,這次金融工作會議有哪些要點,以及對市場會產生何種影響?與2017年的上一次會議相比,這次會議容有什麼樣的變化?我們又該如何理解會議提及的上海和香港兩個國際金融中心之間的關系?

李湛指出,此次中央金融工作會議有四個重要要點。首先是強調建立化解地方債務風險長效機制與政府債務管理機制。對于當前市場非常關注的地方債務風險問題,會議首次提出要“建立防范化解地方債務風險長效機制”。這表明,在未來一段時間,地方債務置仍將持續,而長效機制的建立,則有緩解置過程中產生的風險。

其次是“充實貨幣政策工箱”,預示著貨幣加強對財政的協同力度。自8月政府發債提速以來,資金面迅速收。因此,央行增加長端資金投放工,解決資金期限錯配的問題,為貨幣配合財政發力的關鍵之一。此次會議要求“充實貨幣政策工箱”,并且圈定五大重點領域,可能預示結構未來仍將發揮重要作用。

第三個要點是強調金融工作“中央事權+屬地責任”原則。中央與地方權責關系的明確與理順,激勵約束相容的風險置責任機制的建立,目的是“把握好快和穩的關系”,在加快建立金融強國的同時,防止金融的無序創新與風險積累暴

第四個要點是重申“活躍資本市場”,突出國有大型金融資本的重要。自從7月政治局會議首提“活躍資本市場”以來,多項改革舉措圍繞這一目標展開。此次會議再度重申這一要求,并且強調“完善機構定位,支持國有大型金融機構做優做強,當好服務實經濟的主力軍和維護金融穩定的艙石”,“培育一流投資銀行和投資機構”,“嚴格中小金融機構準標準和監管要求”,說明中央對金融業合規經營的管理進行強化。

此次會議還提到,需要盤活被低效占用的金融資源,提高資金使用效率。李湛認為,有三類金融資源應屬于會議提及的類型,應采取針對的措施將其盤活。一是長期閑置但有較大開發利用價值的項目資產,包括一些已經建或正在建設中的基礎設施項目、老舊廠房、文場館、閑置土地等。對于閑置低效資產,應通過優化項目布局、調整運營模式、提高管理水平等方式,提升資產使用效率和價值。

二是金融機構部資金。一些金融機構為了規避監管或追求短期利益,將資金投向高風險高收益的領域,如同業理財、表外業務、影子銀行等,而不是用于支持實經濟發展。對于金融機構部資金,應通過加強監管協調、完善激勵約束機制、強化風險置責任等方式,引導金融機構回歸到服務實經濟的本源。

三是“僵尸企業”中的存量貸款。這些企業長期占用了大量的金融資源,但沒有創造相應的經濟效益,甚至造了金融風險。對于“僵尸企業”,應堅決通過債務清理、重組,估值存量資產,推進資產證券化等方式,釋放出存量貸款,讓更多優質企業和項目得到金融支持。同時,要加強市場化退出機制,防止新的“僵尸企業”產生。

此次會議還提到了上海和香港兩個國際金融中心的關系。李湛認為,上海和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各自有著不同的角定位和優勢。對于上海而言,應進一步推進人民幣國際化進程、深化金融市場對外開放、增強對全球資源配置功能、打造國際金融專業人才高地。在優化國營商環境任務中,上海應主承擔起為國家“試制度”的責任,努力打造中國特營商環境。

香港則有更為久遠的金融市場發展歷史,例如更早開始發展衍生產品、吸引大型公司于香港設立總部等。香港需鞏固其金融樞紐的傳統優勢,繼續推政策創新,加強港粵澳大灣區金融聯。近年來,香港金融界與地的聯系明顯加強。在國家政策的鼎力支持下,上海和香港可以為“組合型國際金融中心”,進一步提升國際地位和影響力,為和紐約、倫敦相同重要的全球金融中心。

此次會議強調了金融監管的全面,突出了保持貨幣政策的穩定,并強調了完善房地產的金融宏觀審慎管理。與2017年的上一次會議相比,本次會議提出了建設“金融強國”的目標,并突出了金融監管的全面。另外,本次會議的背景與上一次會議也有所不同。當前全球經濟下行,國房地產市場低迷,地方債務風險暴,財政貨幣協同的重要上升等新問題,都為本次會議提供了新的挑戰和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