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寧和安踏作為中國運品牌的代表,近日發布了2022年的財報。到疫和經濟不景氣的影響,兩家公司的業績都出現了回落。雖然李寧的營收和凈利潤都有所增長,但增幅卻有所降低,利率也在下;安踏的營收突破了500億元的大關,但凈利潤下,其旗下品牌FILA的營收再次下。作為國貨之,李寧和安踏面對業績回落和產品漲價等質疑,需要給消費者一個合理的解釋,并講出新的故事,才能保持持續增長和吸引消費者。

李寧在2022年瘋狂開店,但卻未能抵擋業績下的趨勢。據最新的財報顯示,李寧在2022年的營收同比上升了14.3%,達到了258.03億元;凈利潤同比增長了1.32%,達到了40.64億元。盡管李寧的營收和凈利潤都實現了增長,但與2021年相比,增幅卻大幅下降。2021年,李寧的營收和凈利潤分別增長了56.13%和136.14%。與此同時,李寧的2022年利率從53%下降至48.4%,放緩的趨勢明顯。李寧解釋稱,這主要是因為消費者的消費能力減弱,店鋪流水減,電子商務渠道到局部管控政策的影響,流速度減緩,導致收益難以增長。此外,李寧的利率也因為頻繁的促銷打折活而下降。可以看出,李寧沒有抓住國實現全面的品牌升級。

安踏的最新財報中,利率為60.2%,僅比去年微降1.2%。然而,李寧發布財報當天,其價跌幅達到了9.9%。在隨后的幾天里繼續下跌,創下了2023年的新低。直到3月21日左右,李寧才重新站上了60港元的價位,擺了低迷狀態。這次資本市場的震主要與李寧日漸下降的賺錢能力有關。李寧之所以出現大規模盈利下,除了疫因素外,還與2022年李寧的營銷投增加有關。李寧希通過高額的營銷來彌補利下降的劣勢,但效果不及預期。在消費者眼中,國概念已經降溫,李寧的營銷策略無法再次實現業績的收。

然而,在2022年,李寧也有一些亮點。比如在運鞋市場上,李寧的鞋類產品收大幅增長了41.79%,達到了136.79億元,兩年翻了一番。李寧推出的“超輕19”跑鞋全年銷量突破了300萬雙。但與運鞋不同的是,李寧的服飾業務表現不佳。2022年,李寧的服裝收下降了9.4%,只達到了107.09億元,鞋類在總營收中的占比達到了52.24%,而服飾則下降至41.5%。總結來看,盈利大幅降低、營銷趨于低效以及服飾品類下的局面讓李寧和資本市場到焦慮。

安踏發布的財報顯示,2022年,安踏實現了536.51億元的營業收,同比增長了8.76%。這個績首次超過了耐克中國的71.65億元,也高于李寧的258.03億元。然而,盡管過了500億元的大關,穩居國產運品牌的頭部地位,安踏仍然無法安心慶祝。因為安踏的凈利潤為75.9億元,同比下降了1.68%。從品牌來看,安踏的主品牌實現了277.23億元的收,同比增長了15.5%,而FILA的收為215.23億元,同比下了1.4%。在2021年,FILA的收益同樣出現了下,下了1.37%。事實上,李寧和安踏等運品牌的業績下不僅與外部環境相關,還與庫存力、渠道策略、創新能力、品項結構調整、營銷策略調整以及外部競爭、原材料價格變等因素有關。

庫存問題一直是運服飾品牌面臨的難題,也是影響品牌發展和營收的關鍵問題之一。財報顯示,李寧的存貨為24.28億元,同比增長了37%,渠道庫存錄得了20%-30%的增長;存貨撥備為1.2億元,較去年年底增長了29.03%,平均存貨周轉期同比增長了4天,達到了58天。除了李寧,海外品牌阿迪達斯和耐克也面臨庫存過剩的問題。阿迪達斯的年末庫存為59.73億歐元,同比增加了49%。阿迪達斯與椰子鞋系列的合作終止時,椰子系列產品的庫存市值為5.3億元。耐克首席執行馬克·耐克爾也表示,公司在中國和北市場擁有過多的庫存,市場擔心這將導致季度營業額下。國產品牌361度的平均存貨周轉周期為91天,同比增加了四天。特步在2022年的零售存貨周轉約為5個半月,四季度零售折扣水平約七折。安踏在2022年下半年加強了對庫存的管理,庫存水平開始下降。

面對庫存力和渠道布局問題,運服飾品牌都在考慮如何降低打折力度和頻率,讓線下線上渠道保持生意紅火,并穩步擴張。因此,這些品牌不斷更新門店的經營策略,強化營銷,增添咖啡項目,甚至砸錢買流量。在消費者眼中,品牌形象的穩固和產品的創新迭代才是更說服力的購買理由。

李寧、安踏等國產運品牌在產品研發創新和款式設計方面仍有不足之,需要加強專業技和產品的科技投。消費者對運產品的專業和功能越來越重視,因此,國產運品牌需要強化重點科技線的產品協同,深耕專業功能產品。此外,如何快速捕捉運產品的細分賽道也是至關重要的。對于李寧來說,他們立了李寧YOUNG事業部,專注于兒鞋服賽道及品類。李寧YOUNG在籃球、跑步和足球等三個運品類上有重點布局,并取得了良好的增長。對于安踏來說,他們抓住了戶外裝備市場的機會。他們的品牌迪桑特和可隆在戶外運領域有很高的知名度,并通過會員社群的運營和零售旗艦店的落地來夯實在戶外人群中的高端定位。

總的來說,李寧和安踏都在努力應對業績回落和庫存力,希通過不同的方式實現多條走路。然而,他們需要更加專注于產品創新和市場細分賽道的探索,才能應對市場的挑戰。研發創新和發現藍海將是他們未來競爭的新賽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