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锨,俗稱“杠子”,在單縣謝集鎮郝廟村有著顯著的產業效應。該村生產的木锨占據了全國市場份額的70%,每日產量達到8000,“杠子”年產值高達3億元。這個產業給村集經濟帶來了巨大的收,每年超過100萬元,有10余戶農戶年收超過70萬元,而擁有30萬元以上年收的農戶則有50多戶,收低于8萬元的幾乎沒有。這讓人不思考,一把“杠子”如何能為富民強村的關鍵所在?

為了尋找答案,記者于7月29日走進郝廟村,探索這個“億元村”的致富碼。郝廟行政村位于謝集鎮中部,包括郝廟、萬莊、陳莊等9個自然村。“杠子”加工在郝廟村已有近百年的歷史,過去都是個戶式的加工生產,銷路狹窄,利潤微薄。然而,在2021年,郝廟村通過鎮平臺公司的投資,建設了一座面積達5萬平方米的高標準木材加工園區,村立了子公司負責日常管理和銷售。現在,所有的家庭作坊都駐園區,進行統一管理、定價,并與海港流進行對接。由此,過去土地、環保、消防等因素制約的小作坊蛻變為現代化產業園,大家也從“惡競爭”轉向“合作共贏”,開辟了一條國有經濟引領村集經濟發展的新路子。

包芳星告訴記者:“過去,村里‘杠子’的銷售鏈條短、銷售網小,相對封閉,信息不暢通,采購商常常價。但子公司立后,一方面建立了銷售部門,聘請了專業的營銷團隊,改變了以往的營銷模式。另一方面,公司利用互聯網的便利,通過直播帶貨銷售筷子、搟面杖等木制日用品,拓寬了銷售渠道。”除了生產“杠子”,在工廠的一角,記者還看到了錘把、鐮把、搟面杖、馬扎、蒜臼子、筷子等木制品。這些新產品都是利用邊角余料制作的,村里引進了生質顆粒生產線,利用木屑生產生質顆粒。同時,他們還在廠房屋頂安裝了伏發電設備,形了廠房上發電、廠房下生產的立經濟。伏發電產生的電量,一部分滿足廠房生產戶的用電需求,另一部分以低于市場價格0.3元/度的價格讓利于生產戶,實現了雙贏局面。剩余的電量則并國家電網。目前,郝廟村木材加工產業每年消耗超過300萬度的電量,僅憑電力消耗一項,子公司每年便可以實現盈利超過300萬元。

隨著木制品加工產業的發展,“杠子”加工也已經不再局限于郝廟村,而是擴展到周邊的七個村莊。謝集鎮黨委將郝廟村作為中心,聯合附近的行政村立了片區功能黨委,共同建設黨建引領鄉村振興示范片區,搭建木材產業共富平臺,推經濟和群眾雙增收。在過去,這些木制品加工都是以家庭小作坊的形式進行,各自為戰。而現在,進園區后,即使是在雨天氣下,生產也可以正常進行。村民司寶庫算了一筆賬給記者聽:駐產業園后,平均每戶的產量增加了約50萬,“杠子”的每利潤約為2錢,每戶的增收達到了30萬元。而每年的生產時間也增加到了300天,比之前多出了60天。此外,進口原木的本也降低了每立方米50元,產品種類也多樣化,不再僅限于生產木锨把和銹把,而是發展為生產搟面杖、錘把、生質顆粒等多種產品。一組數據見證了木材加工園區建后的“三個翻番”效應:村集經濟翻番,今年村集將達到150萬元;就業人數翻番,提供就業崗位150多個,解決了400人的就業問題;村民和經營戶的收翻番,人均收增加了1.6萬元,經營戶的年產量增加了50萬,增加了10多萬元的收

富起來的郝廟村現在發展更加有底氣了,他們將所取得的經驗應用到建設麗宜居鄉村中,加快了鄉村振興的步伐。包芳星說:“近幾年,我們規劃建設了占地260畝的新村,實現了土地復墾1200畝,建設了26棟10+1樓房、203套老年安置房和周轉房,對村居環境進行了化和綠化。”他還說:“思路一變天地寬,發展理念的轉變讓我們實現了一次次的蛻變,找到了適合自發展的路徑。”司榮輝,一個已過而立之年的村民,曾經想離家到省城做裝修生意,但現在他決定留在村里接班父親的“杠子”產業。站在自家廠房的門口,司榮輝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今年我們新擴建了一條生產線,一‘杠子’的出廠價是四五塊錢,我們爭取每年賣出200萬,更好的日子還在后頭呢……”

以上就是木锨產業引領農村致富之路的故事。通過改變經營模式、加強合作共贏、引進新技和擴大產品種類,郝廟村的木锨產業功實現了村集經濟的翻番,增加了就業機會,提高了村民的收水平,為鄉村振興做出了積極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