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重寫:

據金融管理部門的最新信息顯示,今年以來,多家外資金融機構獲得批準在中國設立機構、增資或擴大業務范圍,外資金融機構對中國市場持續加碼。今年初,中國證監會核準了渣打銀行(香港)有限公司出資10.5億元獨資設立渣打證券(中國)有限公司,使其為首家新核準設立的外商獨資證券公司。目前,渣打證券已經完登記注冊,正準備開業。據了解,自2020年取消外資比限制以來,中國證監會已經批準了20家外資控或獨資的證券期貨基金公司,其中7家是今年批準的。此外,外資銀行也對布局中國市場表現出濃厚興趣。今年前三季度,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批準了外資銀行總計19.6億元等值人民幣的增資,并批復了2家外資銀行分行籌建以及6家外資銀行營業機構開業。

外資金融機構持續加碼中國市場是基于對中國經濟發展前景的長期看好。近年來,外資金融機構不斷加大對中國市場的投,包括在華設立機構、增加權和注冊資本,積極拓展業務范圍。據金融監管總局的數據,截至今年9月末,來自52個國家和地區的202家銀行在中國設立了機構;從2020年至2023年9月末,外資銀行在華的增資總計達到187.3億元。中國人民銀行的數據顯示,截至今年9月末,共有1110家境外機構進中國債券市場,持有中國債券3.3萬億元人民幣,較五年前增長近200%。分析人士認為,外資金融機構看好中國市場和資產的信心,主要基于對中國經濟發展前景的看好。最近,多家外資機構陸續上調了對中國2023年經濟增速的預測,野村中國首席經濟學家陸對中國經濟前景表示樂觀。他表示,隨著中國財政和貨幣政策的加力顯效,經濟運行積極因素不斷累積,四季度經濟將繼續保持恢復向好勢頭。中國擁有龐大的市場和高素質的人口,加上高端制造業的持續發展,這些都是中國經濟發展的優勢。

外資金融機構加碼中國市場的另一個重要原因是中國經濟和金融業的快速發展,催生了大量金融服務需求。隨著中國經濟的快速增長,金融機構的數量不斷增加,業務范圍不斷擴大,牌照類型也日益富。中國擁有全球最大的銀行系,第二大保險、票和債券市場,普惠金融走在世界前列。為了滿足市場需求,越來越多的外資銀行加快了在財富管理、基金零售、養老金市場等領域的布局。匯集團宣布加大對中國市場的投,將深耕財富服務等多個領域。渣打集團主席韋浩思表示,渣打在中國相關業務上的投資進展順利,涉及數字化、人民幣國際化和財富管理等領域。

外資機構加快在華發展步伐與中國金融市場不斷提升的開放水平切相關。中國金融業自新時代以來高水平對外開放的步伐不斷加快。近年來,金融領域先后推出了50多項開放措施,助力形更大范圍、更廣領域、更深層次的全面開放新格局。首家外資控證券公司、首家外資獨資壽險公司、首家外資全資控期貨公司、首家外資全資控公募基金公司等一系列“第一”相繼誕生,這是中國金融開放的果。除了在更多領域對外資實施準前國民待遇,中國還積極推外資投融資渠道的暢通。滬深港通、債券通、境理財通等雙向互聯互通機制陸續開通,金融基礎設施不斷完善,為全球投資者提供更多資產配置的渠道和可能。最近召開的中央金融工作會議明確指出,要推進金融高水平開放,確保國家金融和經濟安全。在穩步擴大金融領域制度型開放的同時,中國還將加強對外資機構的差異化監管,支持外資機構更全面、深地參與中國金融市場,引導外資金融機構集聚發展,更好地服務實經濟。

專家表示,隨著高水平開放的穩步推進,更多優質外資機構有來華展業,推更多中長期資金進中國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