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頭條的熱榜:雙十一全網消費11386億元。你沒有看錯,當今年大家都在唱衰雙十一涼了的時候,我們的易額再一次刷新記錄,突破去年11154億元記錄。這個數據可靠嗎?明明所在小區菜鳥驛站這兩天堆放的包裹連去年的一半都沒有。去年,菜鳥驛站雙十一期間的包裹放不下了只好天堆放,堆積如小山,要一個星期左右才消化得掉。今年,該菜鳥驛站的包裹數量銳減,天存放的沒有幾件。難道“雙十一”存在數據造假嗎?

據中工網提供的資料顯示,今年“雙11”,淘天寶、京東、拼多多、抖音、快手、小紅書等幾大電商平臺都加了低價競爭的行列,而且今年除了淘寶外都取得了不錯的績,也從原來淘寶的一家獨大,變了群雄逐鹿。很多人估計都不太理解,為什麼現在經濟發展不景氣,越來越多的人失業,怎麼“雙十一”還能取得這麼好的績呢?是不是里面有貓膩?

我仔細分析了一下網上發布的數據和各種圖片,終于讓我發現了“雙十一”高額的,原來里面水分這麼大。首先說一下最大的水分點——湊單。大家應該都不會陌生,畢竟“雙十一”被創造出來,就是因為湊單優惠,所以才導致很多人在雙十一期間瘋狂囤積消費。但是從去年開始,湊單取消了很多限制,只要在雙十一期間在一個平臺購買的所有商人都可以湊在一起進行減免,這就減輕了很多人為了湊單不停花時間找商品的時間。今年雙十一期間更是各個平臺打價格戰,先把商品價格調高一倍,在通過優惠打折加上湊單,可以實現實際到手價格比提價前一兩百塊錢。真正實現了買2000退1800的況。圖片中同一件商品節前兩千多,“雙十一”將近4000元,通過打折、湊單生生又變了兩千多,但是額卻拉高了一倍。

其次就是消費能力變弱,男消費能力異軍突起。隨著市場經濟不景氣,大家收普遍偏低,很多人開始減家庭開支,現在的雙十一已經很拆快遞拆到手,很多不必要的小商品能不買就不買了。為什麼男突然消費能力變強呢?現在很多年輕人因為買房、買車等生活力選擇了不結婚、不談對象。以前要省吃儉用想著買房、買車結婚,現在他們突然躺平了,很多人都30左右了仍然不結婚,他們工作穩定又不需要家庭開支,屬于“自己吃飽全家不”,他們剩下來的錢都用來在雙十一購買價比高的電子產品,今年家電、數碼產品銷量占了額的近三,反觀之前消費的主服裝、化妝品、鞋包等商品這次銷售額下降明顯。

最后讓我們看看網友的評論,我們也能猜到今年“雙十一”額是不是真的了。這位網友懟的很清楚,今年全國的GDP才121萬億了,我們一個“雙十一”就破萬億了,數據沒輸過,大家圖個樂就行。從雙11數據屬實沒有水分,那說明我國經濟韌勁足,逐步穩定的在上升。但是我們不能為了一些華麗的數據吸引消費者購就往里面瘋狂注水,這是欺騙消費者的信任,最后終將會被消費者所拋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