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上海市市場監管局發現一些不法分子利用老年人信息接收渠道有限的特點,通過會銷的方式,夸大宣傳某些產品的功能,以忽悠老年人購買商品。然而,這些商品的實際功效卻并不如所宣傳的那樣。為了避免掉此類陷阱,消費者需要保持警惕。

執法人員據線索,在上海某工業園的一棟大樓會議室里發現了一群老年人,他們正在認真聽一位自稱是老師的人介紹一款牦牛產品。這些老年人都是上海天烺生科技有限公司的人員組織過來的。銷售人員宣稱這款牦牛的蛋白質含量是普通牛的八倍,并聲稱它含有十八種氨基酸。講師在會銷現場通過PPT宣傳稱牦牛喝的是礦泉水,吃的是中草藥,住的是風景區,還宣稱牦牛被譽為中極品,其營養分大于山羊和牛。然而,執法人員的調查證實,這些宣傳容都是杜撰的。雖然如此,由于這些容非常吻合老年人的需求,仍然能夠打老年消費者。經過第三方檢測機構的檢測,執法人員發現上海天烺生科技有限公司所宣傳的牦牛蛋白質含量高于普通牛的說法是虛假的。

除了牦牛,還有一家名為高壽康公司的會銷現場也存在類似問題。一位消費者王先生介紹,他父母最開始參加會銷是在高壽康公司的線下門店,他們購買了一款標稱為紫蘇籽油的產品。宣傳冊頁上聲稱紫蘇籽油適用于免疫低下、易冒、以及患有高、高脂等疾病的人群。然而,實際上這款產品的外包裝上標注的卻是健康平衡調和油,其中紫蘇籽油只占了6%。上海市楊浦區市場監管局的執法人員指出,將調和油中含有的紫蘇籽油的分拎出來單獨宣傳是違法行為。

這些虛假宣傳的產品能夠功銷售,很大程度上依賴于針對老年人的營銷方式,即會銷。為了讓消費者認清真相,上海市消保委對小眾和食用植油進行了比較試驗。試驗結果顯示,不同品種的在營養分上并沒有太大的差異,但在口和味道上有所不同。相關專家建議,消費者在選擇飲用制品時,應更多關注其營養標簽而非被忽悠的指標。

此外,在食用植油方面,一些產品常常夸大自己所含某一類不飽和脂肪酸的含量高。然而,專家指出,不應因為某一類油脂所含某種脂肪酸分高就長期單一選擇某一類植油,而是應該均衡配比各種脂肪酸。

隨著科技發展和人口老齡化加速,針對老年人的消費陷阱屢見不鮮。消費者需要保持警惕,通過關注產品的真實功效和營養標簽來避免掉這些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