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結束,帶來了一線希,但是周圍的朋友們卻紛紛抱怨生意越來越難做,大學生們也很難找到工作。就連南大畢業的高材生也在家閑置了好幾個月才找到一份工作。同時,一些大企業也開始降薪和裁員,這樣的消息不絕于耳。很多人開始懷疑,金融危機是否已經發了?但是,對于這個問題我也無法給出確切的答案。讓我們來回顧一下1929年至1933年國發生的大蕭條,或許能夠從中得到一些啟示和參考。

首先,失業是大蕭條的主要特征。國經濟大蕭條時期的失業率約為25%。大約有1500萬至1700萬人失業,其中大部分是單養家糊口的人。1932年9月,《財富》雜志估計,當時國有3400萬男人、人和兒沒有收,幾乎占總人口的28%。這項研究并沒有包括生活在農村的1100萬家庭。在大蕭條時期,生產過剩和消費不足為嚴重問題。市場流嚴重不足,窮人消費不起,中產階級不愿意消費,經濟一直于螺旋式下降的惡循環中。經濟越差,人們越不愿意消費,導致流更差,進而導致更低的就業率和更差的經濟狀況。最終,華爾街的市崩盤為了導火索。隨之而來的是更多的產品無法銷售出去,企業只能通過裁員來降低本,而大規模失業則導致消費的進一步低迷。隨著失業人數的不斷增加,現金流越來越張,人們只能勉力維持生計,盡量減開支。由于消費不足,更多的產品也無法銷售出去。購買力的全面下降,恐慌緒開始蔓延,老百姓們更加害怕,也更加不敢花錢。大量失業的國人只能繼續尋找新的工作。由于求職者眾多,用人單位不得不一再降薪。當時的街頭到都是在尋找工作的人,因為他們知道找到一份工作就意味著有一頓飯吃。然而,由于求職者眾多,工資也逐漸下降,人們只能求得溫飽。盡管很多人沒有失業,但由于工資不斷下降,他們辛苦工作后所得的工資僅夠維持生計。房東開始趕走無法付房租的房客。當時,紐約的每一條街道幾乎每天都有被趕出來的無家可歸者,導致宿街頭的年輕人數量不斷增加。他們在街上撿一些報紙和破布當作被褥,在中央公園、地鐵站,或者在寒冷的夜晚在垃圾焚燒廠過夜。年輕人不愿意宿街頭,只能回到父母邊住。曾經獨立自主的神,在生存問題面前顯得如此脆弱。為了省錢,年輕夫婦不得不和父母、公婆、岳父母、兄弟姐妹等“在一起”。超大型家庭的比例越來越高。因為住在一起,不僅可以節省房租,還可以共,而老人則可以照看孩子,讓年輕父母有更多時間外出找工作。1934年1月,對64個城市的調查顯示,“特大家庭”的比例已經達到15%左右。與現在國孩子畢業后搬離家庭的況相比,這是一個巨大的反差。經濟大蕭條的影響,越來越多的職場不得不回歸家庭。隨著經濟的持續衰退,勞力過剩導致所有人的工作時間和工資都大幅降低,在職場上的競爭力進一步減弱。由于力勞并非的特長,這導致很多只能回到家庭中。在失業中失去立足點的婦發現,很難再找到類似的工作。為了增加收,減開支,妻子開始在家承擔家務,比如洗、熨補、洗燙、修指甲,或者烤蛋糕、餡餅然后拿到集市上出售,或者為他人提供食宿來補家庭。人們嘗試各種方法,有人賣掉結婚戒指,有人抵押家,有人借取人壽保險的錢,還有人只能向親戚求助。然而,這些方法往往只能勉強維持生計。無奈之下,很多丈夫不得不放棄男人的尊嚴,忍妻子在外面做一些兼職來增加家庭收

歷史可以給我們帶來教訓。雖然大蕭條已經過去一個世紀,但是我們仍然可以從中吸取經驗教訓。在金融風暴中,我們應該思考如何提升自己的競爭力,以及如何使自己和家庭能夠面地生存下去。雖然在歷史的洪流中,個人能夠做的事有限,但我們依然需要居安思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