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子銀行是指在2007年國次貸危機發之后才被人們提出的新概念,它被視為次貸危機的元兇,也被人們稱作“金融大黑”。然而,影子銀行并不遠離普通人,只要你買過非保本的理財產品,使用過花唄、借唄、租金貸等服務,你已經參與到了影子銀行系中。本文將系統介紹影子銀行的定義、中兩國的發展差異,以及備關注的螞蟻集團的影子業務拆解。

最早提出“影子銀行”概念的是國經濟學家保羅·麥卡利,他在2007年的專欄文章中指出:“影子銀行就是現代金融系,因為它囊括了二戰結束后商業銀行以外的幾乎所有金融創新。”聯儲在2010年9月對影子銀行的定義是:除正式監管的存款類機構外,其他備將儲蓄轉化為投資能力的金融中介機構。2011年,金融穩定理事會(FSB)提出影子銀行是常規銀行系以外的信用機構和信用中介活。直到2020年12月,中國銀保監會才首次發布《中國影子銀行報告》,將其定義為常規銀行系以外的各種金融中介服務,通常以非銀行金融機構為載,對金融資產的信用、流和期限等風險因素進行轉換,扮演著“類銀行”的角

影子銀行的構在國際上主要包括投資銀行、對沖基金、貨幣市場基金、債券保險公司、金融控公司、結構投資工等非銀行金融機構及其所提供的金融服務。而中國的影子銀行則分為兩大類:非銀行金融機構和銀行金融機構的表外業務。非銀行金融機構包括券商、信托公司、基金公司、保險公司、擔保公司、金融租賃公司、金融控公司、消費金融公司、互聯網公司、P2P平臺、小額貸款公司、典當行、民間借貸、地下錢莊等。而銀行金融機構的表外業務則包括理財產品、委托貸款、承兌匯票、資產證券化、金融衍生工、證券借貸、回購業務等。其中,銀行理財產品是我國影子銀行系中發展最快、規模最大的一類。

商業銀行和影子銀行有著多方面的區別。首先是資金來源的區別,傳統商業銀行的資金來源主要是個人和企業的儲蓄存款,通過發放各類貸款賺取存貸利差。而影子銀行不能吸收儲蓄存款,其資金來源主要依靠短期資金市場,通過短期批發資金市場或發行短期債券來籌集資金,用于中長期投資,如各類抵押貸款支持證券,從手續費或息差中賺取利潤。其次是流支持和抵風險的區別,商業銀行在面臨流張時可以向央行尋求資金支持,而影子銀行無法得到央行的流支持,只能變賣資產或破產。最后是監管及信息披的區別,商業銀行到嚴格的監管,需滿足多項要求并進行信息披,而影子銀行則通過各種方式繞開監管,很進行公開的信息披

兩國影子銀行的發展存在差異。影子銀行的概念誕生于2007年,但實際上在1929年國大蕭條時期就開始萌芽,在國形了規模龐大且系。國影子銀行的核心是資產證券化,與傳統商業銀行競爭。而中國影子銀行的發展較晚且較保守,其核心業務始終是信貸業務,與商業銀行存在互補關系。然而,隨著互聯網金融的崛起,資產證券化在中國逐漸為主流舞臺,商業銀行不斷被利潤,失去了躺賺的時代。近年來,監管態度轉向去杠桿和控風險,影子銀行規模有所回落。

影子銀行是金融市場的必要補充,但需要依法規范經營。它在金融市場上扮演著重要的融資形式和渠道的角,提高了整個社會的資金使用效率。然而,影子銀行天生就是為了逃避監管而產生的,與監管永遠進行著博弈。在影子銀行系中,失控與風險是常態。因此,監管部門需要加強對影子銀行的監管,以確保金融市場的穩定和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