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資本市場的“看門人”,廣發證券近年來的合規管理水平堪憂,在保薦業務上頻頻“踩雷”。剛從“康造假事件”的重挫中緩過來沒多久,又卷*ST尚九年財務造假案中,再收千萬罰單。今年上半年,證監會的一紙公告,坐實了尚生態再融資造假的違規行為,不僅信息披文件存在虛假記載,還存在瞞報行為,未按規定披重大訴訟事項等關鍵數據。

多重違規作下,*ST尚及相關當事人被證監會行政罰,其背后的保薦機構廣發證券也難辭其咎。因其出的保薦書等文件存在虛假記載,廣發證券收到了《行政罰事先告知書》,被罰沒金額共超千萬元。同時,尚生態項目的保薦代表人王鑫、楊磊杰也收到了罰單。這對剛剛走出至暗時刻的廣發證券來說無疑是當頭一棒。

此前,藥業造假牽連,廣發證券被立案調查并點名批評,自業務也到波及。2020年,其投行業務收同比下降54.26%。遭重挫之后,廣發證券隨即進行整改,進一步提高專業水平和項目質量,卻沒想到又在尚生態上栽了跟頭。

除此之外,廣發證券公司部合規問題同樣值得關注。今年3月,因違規傳播未經審核研究草稿,廣發證券旗下兩名員工遭廣東證監局出警示函。在多個保薦項目上踩雷,廣發證券的投行業務環已不再,信披考評等級也在下降。日前,滬深易所公布了2022-2023年度上市公司信息披工作評價結果,廣發證券的信批評級由上一年度的A級降為B級。

與此同時,今年年,廣發證券的保薦項目失敗率也不低。wind數據顯示,廣發證券目前在審的IPO項目數量有18家,其中已過會但未注冊發行的有4家,分別是慧翰微電子份有限公司、江蘇金智教育信息份有限公司、廣東新亞電纜份有限公司和新特能源份有限公司。據以往的罰經驗,如果一家券商因為IPO造假的問題被罰,那麼該券商其他在途的一些保薦項目就很有可能會遭到波及。

經營業績來看,由于權益市場回調,今年二季度廣發證券的自營業務下明顯。4-6月,廣發證券自營業務收為10.85億元,較上年同期的17.86億元同比下39.24%。二季度,其營收和歸母凈利潤也雙雙下,同比下14.76%、17.75%。今年第三季度,廣發證券似乎還沒緩過來,第三季度實現營業總收47.76億元,同比下降0.72%。

今年以來,監管層對資本市場的管理趨嚴,對證券公司也提出了更規范的要求,尤其是像廣發證券等有過編造虛假文件前科的中介機構來說,更應死守職業底線,提升執業質量,為遏制財務造假出一份力。廣發證券需要加強合規管理,重視保薦業務的風險控制,避免再次踩雷。此外,公司部合規問題也需要引起重視,加強員工教育和監督,確保遵守規章制度。只有這樣,廣發證券才能重新贏得投資者的信任,恢復業務的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