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香港市發生了一件十分奇怪的易事件。廣州農商銀行,曾經被譽為“仙”的公司,在過去七個易日竟然零量和額都是零。對于一家擁有數萬億資產的銀行來說,這種異常現象實在令人吃驚。你也許會好奇,廣州農商銀行到底發生了什麼事?為什麼這家銀行會陷如此低迷的境地?讓我們一起來深挖掘這個故事的幕。

首先,讓我們關注廣州農商銀行的業績。今年前三個季度,廣州農商銀行的凈利潤雖然仍然可觀,但同比下降了19.43%。這是怎麼回事呢?半年報顯示,營收同比下降了16.14%,資產質量也明顯惡化,不良貸款率連續第五年上升,已經高達2.25%,遠高于行業平均水平。因此,廣州農商銀行的業績確實令人擔憂。

與此同時,廣州農商銀行的高層也發生了不小的。從行長易雪飛超期離任,到行長一職空缺長達8個月,再到新行長上任,這一系列變引發了市場對該行控的擔憂。更令人震驚的是,董事長王繼康涉嫌違紀違法,董事長職位一度空缺近一年半。這些高層的變讓人對廣州農商銀行的管理水平產生疑慮。

除了業績和管理層的問題,廣州農商銀行在監管層面也頻頻到罰款。由于設立分支機構未經批準,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分行被罰200萬元;清遠分行因貸款業務違規被罰30萬元。甚至在自律方面,也曾易商協會的警告和責令整改的分。從這些跡象看,廣州農商銀行陷了一系列的困境。

那麼,這家曾經的“仙”究竟是如何走到今天這一步的呢?值得我們深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