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條關于“年輕人逛商場只去B1B2層”的話題在網絡上引起了熱烈討論。許多年輕人紛紛表示,他們在逛街時更傾向于選擇地下樓層,這一現象引起了人們的關注。

網友們形容了他們逛街的安排:從地鐵出來,買一杯飲料補充能量,進一家小店挑選心儀的商品,一發盲盒尋找開心,最后去一個不太大的攤位一頓愉快的食。還有人表示,他們逛街的重點是“逛”,猜測商品的用途,觀察價格,欣賞設計,購買與否反而不那麼重要。這種隨自由的逛街方式越來越多年輕人的青睞。

記者進行了調查發現,無論是在午餐或晚餐的高峰時段,還是在工作日下午等客流較的時段,地下層的客流量都遠高于二樓、三樓等樓層,甚至在一些特殊時段,頂樓和一樓這些通常用于聚集餐飲商家和門面的樓層,也會被地下層“反超”。這種現象在許多商場都存在。

在我們的常規印象中,地下商業似乎比地上要“略差一些檔次”。然而,近年來越來越多的新商業項目開始重點打造B1、B2層,引許多電玩設備、手工作坊、寵商店等新興消費品類。許多主打年輕風格的創意品牌也在這里舉辦熱門IP展覽、快閃活、室音樂節等趣味活。一些知名數碼品牌也紛紛“下樓”,全方位滿足人們的吃喝玩樂購娛需求。一些商場的地下樓層甚至出現了“一鋪難求”的火熱局面。

此外,新購中心在選址時更加注重與公共通,尤其是地鐵線路的接駁,這也給了B1、B2層更多的機會。B1、B2層消費層的迅速增長背后是消費者消費模式和出行模式的變化,同時也是線下實商業迎來的新機遇,吸引了更多的消費者。

然而,將人流量轉化為客流量,并使更多的“頭回客”為“回頭客”,商場還需要做更多的努力。如今,人們的購選擇越來越多,消費理念也越來越理,更偏好創意化營銷、沉浸式驗和自助式采購等個化、主權更強的購方式。逛街的樓層只是一個位置的變化,消費者更關注的是更有趣、更實惠和更價比的商品,以及更好、更周到的服務驗。

因此,在了解消費者喜好的基礎上,商場可以優化布局,打造獨特的消費驗和特場景,提升服務品質。只有這樣,線下商場和實品牌才能更好地贏得消費者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