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人到中年,越來越不舍得花錢?這個問題一直困擾著我。從小,我就被教導要懂得節儉,爸媽是普通公職人員,每個月的工資都需要分配給親戚和各項開銷。媽媽會把錢分生活費、爺爺的費用、外公外婆的費用,以及給我留下的培育費。剩下的錢媽媽會用來理財。在我三年級的時候,我們家買了一套大房子,除了媽媽的理財收,還借了一些錢給親朋好友。兩年后,我們還清了所有債務,然后又買了一輛車。我對媽媽的能力非常佩服,盡管沒有高學歷,但非常懂得如何安排生活。

小時候,媽媽教我玩買東西的游戲,告訴我有錢最重要的是解決生活中的必需品。起初,我不明白,把自己最喜歡的東西都買了,如玩、零食、漂亮的服和鞋子等,結果手里一文不名。媽媽告訴我,如果你現在一分錢都沒有了,了怎麼辦?口了怎麼辦?沒有地方住怎麼辦?沒錢坐車怎麼辦?下雨了沒有帶傘怎麼辦?不小心生病了沒有錢看病怎麼辦……于是,我重新開始游戲,先買房子,然后買日用品。據對媽媽的觀察,我選擇購買最需要的品。媽媽又告訴我,手里沒有錢了,以后上學怎麼辦?爸媽年紀大了,我要不要照顧他們?在媽媽的引導下,我慢慢明白了要保持經濟安全才能心安理得。

上小學時,同學們放學后都去附近的小超市買辣條吃。媽媽告訴我,那是不健康的食品,里面有很多對有害的添加劑,偶爾吃可以,但不能經常吃。雖然看著別人吃得香,我也想嘗嘗,但我從來不買,而是用自己的酪與別人換幾辣條,滿足一下我的饞。我喜歡吃巧克力,但媽媽告訴我我的牙齒不好,適量吃可以,吃多了會導致蛀牙,而蛀牙非常痛苦。從那時起,每當我看到人的巧克力,我腦海中都會浮現出一顆顆爛掉的牙,讓我對食消失了。我學會了控制自己的購買,合理分配有限的收,學會在面對困難時保持冷靜。

現在,我已經26歲了,畢業于國一流大學。我放棄了年薪幾十萬的工作,追隨心的夢想,離開了一線城市,與幾個朋友一起去山區創業。雖然創業初期的年收只有以前的1/3,但半年下來,我已經有了六位數的存款。除了特殊場合,我基本上不化妝,別人說我天生麗質,這樣我就省下了一大筆化妝費,可以存下更多的錢。實際上,我是學習了媽媽的理財方式,據自己的實際況將收分配給長期和短期的需求。我投資了基金、定期定額投資、國債、銀行理財產品和保險理財產品。就像把蛋放在不同的籃子里一樣,即使有一個籃子里的蛋破了,其他籃子里還有。雖然我是理財新手,但我聽從媽媽的建議,向別人學習理財。經過幾年的努力,我積累了一些儲蓄,買了一套大兩居室。周圍的人都夸我自律強,說我能夠控制自己的購買,所以年紀輕輕就能夠攢錢買房。

我認為現在的年輕人并不是到了中年才不舍得花錢,很多年輕人已經懂得“手中有糧,心中不慌”的道理,他們都在努力管理自己的財務。大多數中年人不舍得花錢,是因為他們的狀況開始走下坡路,必須為養老留下足夠的資金。此外,中年人面臨退休的力,每月的退休金有限,無法支撐現在高消費水平。他們還有老人和孩子要照顧,所以他們更加謹慎地規劃自己的儲蓄,不敢奢侈地花錢。

朋友們,你們怎麼看待這個問題?歡迎分你們的觀點,互相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