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幾天,拿馬運河發生了一次史詩級的大堵船,導致該運河上有120多艘船只堵塞無法通行。這些船只排隊等待的時間可長達五六天,甚至最長可能達到12天。大部分船只都不愿選擇繞道,因為繞行會浪費更多時間。拿馬運河連接著北洲、南洲和大西洋與太平洋,對于從國休斯頓港口到中國上海港口的船只來說,通過拿馬運河往西只需橫太平洋,一般只需要28天。而繞道蘇伊士運河則意味著要繞過北大西洋和印度洋,再繞回亞洲,需要多花費10多天的時間。繞道好角則需要多整整14天。因此,船只幾乎沒有其他選擇,只能通過拿馬運河。

然而,拿馬運河也采取了“船舶優先通過權”的措施,船只可以通過喊價來隊,高價者得。甚至有一家日本能源企業把價格到了397.5萬元。按照這個趨勢,拍賣價遲早會漲到大家寧愿繞道也不通過拿馬運河的程度。實際上,拿馬運河的擁堵問題不是一兩天了,早在8月份就已經出現了第一波堵船,當時就有160多只船只排隊等待。為了改善這種況,拿馬運河管理局在上個月底發布通告,從11月開始限制可預訂通過運河的船只數量。然而,現在看來這個限制幾乎沒有起到作用,擁堵問題仍然存在。

拿馬運河之所以出現擁堵問題,與其運船方式有一定關系。與其他運河不同,拿馬運河依靠連接太平洋和大西洋之間的加通湖進行運輸。有趣的是,加通湖的地勢比太平洋和大西洋都要高出很多。船只要通過運河,首先要進加通湖,然后再下來。拿馬運河通過一套水壩系統實現這一過程,上去有三個“臺階”,下來也有三個“臺階”。這三個臺階之間有管道相連,平時閥門關閉。當有船要通過時,首先打開一號管道的閥門,等兩邊的水位相同后,就可以開啟一號門放船。然后再重復之前的作兩次,就能到達加通湖。從加通湖下來也是同樣的過程。雖然這種運輸方式看起來很巧妙,但實際上是依賴加通湖的水資源。平均每通過一只船,就會有20萬噸淡水流大海。而加通湖的淡水還需要供應周邊居民的日常用水,因此從海里水是不現實的,水位上漲只能依靠雨水。然而,今年由于全球變暖和厄爾尼諾現象的影響,加通湖遭遇了嚴重的干旱,水位持續下降。厄爾尼諾是指東太平洋海水異常升溫,通過大氣和洋流的傳導,全球范圍的極端天氣增多。今年七月份,厄爾尼諾發展到最猛時,加通湖到了嚴重的干旱影響。在這種況下,要通過拿馬運河的船只日子都不會好過。船只要麼耗費時間在排隊上,要麼付費隊,運輸本上升,這自然會轉嫁到其他地方。例如,通過拿馬運河運輸化天然氣的船只中有三多。然而,自從拿馬運河限制通行船只數量后,運輸本不斷增加,亞洲天然氣價格也隨之上漲。目前,亞洲夏季2024年天然氣期貨價格已經比歐洲高出一倍以上。除了化天然氣,還有許多農產品的貿易需要通過拿馬運河,如厄瓜多爾的香蕉、西的類和智利的葡萄酒等。在當前的擁堵況下,一些船主甚至選擇在運河口卸貨后通過陸運到出口再裝船進行海運。然而,這也增加了運輸本,農產品價格也必然上漲。

從目前來看,拿馬運河的前景并不樂觀。在未來三個月拿馬計劃將每天的通行名額從32個減到18個,甚至明年可能不允許大型郵通過。因此,許多船只都在尋找替代方案,其中蘇伊士運河是一個相對較好的選擇。據標普全球的數據,從10月份開始,選擇從蘇伊士運河過的國海灣到亞洲干散貨運輸的船只比例已經從去年的23%飆升至83%。短期,這個數字還將繼續上升。無論是繞道蘇伊士運河還是好角,或者通過拿馬運河進行陸路中轉,厄爾尼諾現象都有可能單憑一己之力改變整個海運格局。然而,拿馬及周邊一些國家已經在考慮建設新的水庫來解決拿馬運河運力問題。然而,這需要涉及到附近居民的遷移、水庫的建設和水的供應等問題,至需要三五年的時間。因此,綜合來看,短期拿馬運河的運力短缺仍然是海運業面臨的問題。現在,航海格局的變化和全球供應鏈到的影響已經開始顯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