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則關于中國工商銀行員工將子存款轉為理財而無法追回的新聞引發了廣泛討論。網友們紛紛質疑,當你去銀行存款時,工作人員穿著制服在銀行里工作,難道他們不代表銀行嗎?但是當你要取款時,這個工作人員可能已經離職、去世或者不能代表銀行,這個人只代表他自己。在存款時代表銀行,而在承擔責任時,他只代表個人。那麼問題來了,既然這樣,為什麼銀行允許他們在銀行工作,穿著制服為客戶辦理業務呢?銀行為什麼不行使職權和責任,對他們在銀行接待客戶的行為進行監督呢?

有專業人士對此發表了自己的看法。他們質疑:“什麼不是銀行行為?難道銀行不是一個整嗎?只有經理才能代表個人嗎?行長的行為才屬于個人行為嗎?”這種說法是否意味著柜臺員工不代表銀行的行為呢?他們只管進錢,卻不管出錢?這是否意味著讓一切聽天由命呢?對此,網友們紛紛發表自己的看法。很多人為當事人到不平:“銀行工作人員代表的是銀行啊!”“我們存錢的是銀行,不是員工個人賬戶!”“如果員工的行為不能代表銀行,那麼他們為什麼可以代表銀行接待儲戶呢?”……

此外,還有一些網友分了自己在其他銀行遇到的不公平待遇。有人回憶起十幾年前被郵政銀行欺騙,購買了幾萬的理財產品,六年后才到期,每年只有幾百元的利息,虧損了一部手機的錢。還有人家里的老人去銀行柜臺取錢,結果拿到了500元假鈔。這些網友認為,銀行就是欺負那些沒有過良好教育的人,因為他們請不起好律師。如果這種況發生在發達國家,銀行將會面臨破產。而一旦發生暴力犯罪,沒有一個銀行是無辜的。

這則新聞引起了廣泛的討論和關注,很多人開始反思銀行的霸王條款。有網友分了自己在南京工商銀行辦理定期存款業務時的經歷。他們原本想選擇五年期定期存款,但被告知現在沒有這種業務,而且定期利息和回報率都很低,不劃算。于是,工作人員向他們推薦了君康君悅一生養老保險,并勸他們辦理五年期存款業務。結果,當他們在七個月后前往銀行辦理取款業務時,被告知要扣除近一半的存款金額,損失了將近43000元。這個人嘆道,我在工行存錢,不但一萬元沒存進去,還倒扣了一萬。幸好他在存完錢后去ATM機上查詢了一下,發現錢沒有存進去,還被扣了一萬元。從那以后,他每次存錢都要仔細查看。還有人分了自己購買銀行理財產品時被要求錄音錄像的經歷。他們對于銀行的種種不公平行為到憤怒,決定將資金轉到其他銀行并注銷該銀行卡。

這則新聞引發了大家對于銀行霸王條款的討論。大家紛紛留言分自己遇到過的銀行不公平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