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替,北方地區進了寒冷的冬季,但在山東的齊魯大地,鄉村振興的金融畫卷正在徐徐展開。在東營,曾經的鹽堿荒灘如今是羊舍林立;在濱州,沾化冬棗為鄉村振興的致富果;在德州,“噸半糧”項目為農民帶來了安全。作為山東的一面旗幟,農業在打造農業強國、鄉村振興齊魯樣板中扮演著重要角。近年來,山東省銀行業積極投鄉村產業振興,發揮金融資源的引導作用,促進鄉村產業的提質升級,重點支持地區主導產業、農產品深加工、農村系建設以及農村電商等新產業新業態。

最近,山東商報·速豹新聞網記者走進德州、濱州、東營等地,實地考察山東銀行業在推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方面的金融服務果,全面展示了山東銀行業的貢獻。德州以創建大面積“噸半糧”高產示范區為目標,率先提出了這一概念,并功創建了全國首個“畝產過噸糧、總產過百億”的地級市。通過農業發展銀行德州分行的支持,德州市納了農業農村部整地市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試點,迅速打造出了12個支持“噸半糧”項目,建立起了糧食供種、種植、收獲、倉儲、加工、銷售全鏈條一化農業產業化系。截至2023年10月末,共支持了22個“噸半糧”項目,授信金額達到110.2億元,投放貸款余額為62億元。在農業銀行德州分行,他們還開辟了一條政府主導、市場化企業承貸的“高標準農田+”融資路徑,為農業發展提供了可復制、可借鑒的運作模式。

在濱州市沾化區,冬棗產業為了鄉村振興的支柱產業。然而,冬棗種植過程中遇到的自然災害問題一直困擾著當地棗農。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沾化區大力推廣冬棗設施栽培技,建設了鋼架冬暖棚、智能溫室等設施,并推行全自化智能管理技。然而,資金問題為了大部分棗農建設設施的難題。為了解決這個問題,郵儲銀行濱州市分行推出了“大棚貸”項目,幫助棗農解決了資金問題,助力產業增收和棗農致富。截至目前,沾化區冬棗種植面積達到30萬畝,年產量穩定在6億斤,產業產值突破了50億元。

除了糧食和冬棗產業,山東銀行業還支持了其他鄉村振興項目。在魯北平原最北端的六戶鎮,葡萄種植是主要的傳統產業,年產值達到了8200萬元。為了幫助當地農戶拓展銷售渠道,東營銀行開展了助農直播活,通過微信方視頻號向廣大消費者推介六戶鎮的葡萄。此外,東營銀行還通過手機銀行“東銀云商城”助農專區開展特惠購活,幫助當地農特產品打開新的銷路。

在經濟技開發區,山東潤松農業科技有限公司依托林下生態循環農業模式,實施鹽堿地生態保護和修復,取得了顯著的果。為了支持潤松農業的發展,恒銀行東營分行為其提供了500萬元的綜合授信,用于科技果的轉化,助力農業科技變鹽堿地為生產力。

鄉村振興需要金融的支持。山東銀行業將繼續完善農村金融服務系,加強對鄉村產業發展、文化繁榮、生態保護、城鄉融合等領域的金融支持,為鄉村振興注強勁力,助力山東經濟社會的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