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士康最近的行引起了廣泛關注,有消息稱該公司正在悄悄地撤出中國市場,并全力布局印度市場。這一消息引發了輿論的嘩然,一些分析認為,這可能意味著國際代工企業開始拋棄中國市場,中國制造業將面臨巨大的沖擊。然而,事實真的如此嗎?富士康真的在完全“逃離”中國嗎?我們來深分析一下。

據公開數據顯示,富士康在印度的投資正在快速增長。2020年,富士康在印度的投資額達到了9億元,而今年前三季度的投資額更是激增至13億元。與此同時,富士康在中國的投資正在萎,今年前三季度在華投資僅為38億元,同比下降近50%。

從投資結構來看,富士康在印度主要布局勞集型組裝業務,屬于低技含量的產業。相比之下,印度可以提供充足的廉價勞力,平均工資只有中國的1/4到1/3。這無疑極大地降低了富士康的力。然而,盡管富士康在印度的投資在增加,但中國市場仍然是其業務的主要來源。統計數據顯示,富士康在中國雇傭了超過150萬名員工,是印度的7倍以上。中國完善的供應鏈和產業鏈也使得富士康在這里深耕了多年。

此外,從戰略層面來看,富士康部分產能向印度轉移也是順應產業升級的必然選擇。隨著中國制造業的不斷升級,傳統的代工企業將逐步向印度等發展中國家轉移,這是可以理解的。然而,據現實況判斷,富士康在短期很難完全撤離中國市場。畢竟,中國仍然是全球最大的制造業基地,富士康已經在這里深耕了幾十年。

盡管富士康不太可能完全“逃離”中國,但是其產能轉移給我們敲響了警鐘。中國必須抓住新一科技革命的機遇,加快制造業的轉型升級,培育自主品牌。例如,在電子行業,中國必須盡快突破芯片、屏幕等核心技的瓶頸,建立完整的產業鏈。只有這樣,才能避免被國際資本所控制。中國企業也應該增加研發投,爭取在新技領域搶占先機。如果我們能功推進“中國制造2025”計劃,加快科技和產業的升級,中國制造業的未來將充滿希。屆時,即使富士康完全撤離,也會有中國企業填補空白。

富士康部分產能向印度轉移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預期的,但是中國制造業的基礎仍然牢固。關鍵是我們要保持定力,立足長遠,推科技和產業的升級。只有這樣,中國制造業才能在激烈的全球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圖片和數據來源于網絡,請自行查證,本文章不代表作者觀點,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